不容置喙和不容置疑的成語故事?不恥下問的成語故事出自于《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不容置喙和不容置疑的成語故事?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不恥下問的成語故事出自于《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不恥下問的意思是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尊稱為萬世師表。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孔子自己認為他不是天生的,無論什麼樣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通過學習而得到知識的,而沒有一生下來什麼都會的人。 當時候在每年快過年的時候都要開展祭祖活動,孔子經常去參加魯國國君在祖廟組織的祭祖活動和典禮。每次去的時候,他都事無巨細地向活動舉辦單位的負責人請教活動的流程、要求,注意事項等問題。有人就在在背後嘲笑說:這個孔子還是大臣呢,連祭祖活動的流程等事項都不知道,他不懂禮儀,還好意思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于不懂的事仔細地問個明白,不要不懂裝懂,這正是我求知欲強的表現啊,你們有什麼笑話我的哦?
那時,衛國有個大官叫孔于,這個孔于謙虛好學,每天都向别人請教自己不懂的問題,而且他還經常向比他地位低的人請教問題。
當時國家有個規定,在國王或其他有知識、名望大的人去世以後,要另起一個稱号給他,叫谥(音shi)号。按照這個标準和要求,孔于死後,給他起的谥号為“文”,以後大家又叫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非常不服氣。 孔子就說:孔于這個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于聰敏又好學,他從來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問題為羞恥和恥辱,足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谥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