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一位非常優秀的道家代表人物,雖然一生都非常的神秘,在鬼谷山谷之中未曾出世,但是他的學生們都是非常的優秀的縱橫家,在戰國時期奔波于各個王朝之間,為自己所支持的君主出謀劃策,想要謀求整個天下。
而類似孫膑、荀彧和龐統等等非常有名的軍事人才,在他們所處的時期非常的受人歡迎,所以我們就知道了他們的老師鬼谷子的優秀程度了,畢竟能夠教出來這樣的學生,老師自然也是不差的。
而鬼谷子的學生們雖然都是戰術的天才,可是其實鬼谷子最喜歡研究的,是與人相處之間的一些道理和方法,其中以“識人術”最為出名,能夠從各種各樣的角度來推斷一個人的真實性格,然後對症下藥,找到和對方相處的方法。
至于如何才能夠較為準确的知道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鬼谷子也為我們留下了兩條與别人的相處中,非常重要的識人之道,你是否曾經聽過呢?
以貌取人
這個四字成語其實我們都很經常的能夠看到,往往并不是個什麼有美好含義的詞語,因為這樣以貌取人的意思,就是從一個人的外表來确定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并不去看内在的東西,就僅憑外在印象斷定他整個人的人品。
所以我們一般都說這個詞語是個不好的詞語,但是為什麼鬼谷子還要反複強調“以貌取人”這件事情呢?不就違反客觀規律了嗎?
首先說以貌取人這個詞語,其實在社會上的人都喜歡這樣做,但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為一個衣冠楚楚的社會人士,很有可能在私下裡是個情緒暴戾、喜歡做壞事的壞人;而一個花臂的彪形大漢,也有可能會做出在公交車上給老奶奶讓座的舉動。
可其實鬼谷子想要告訴我們的以貌取人,并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以貌取人,而是依靠對方平時的微表情,察言觀色來看看對方在細節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現代的心理學中,微表情是一個獨立的學科,經過很多的事實依據中的總結歸納,可以得到很多的調研結果,而再根據這些得到的數據,可以反作用于現代的刑偵調查之中,所以足以肯定鬼谷子留下的這種微表情識人的方式,是非常合理的。
當你和對方不夠熟悉的時候,很多的微表情和微動作都是可以幫助你對他的理解程度的,比如說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顯得一臉浩然正氣,劉備初見關羽的時候,“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
一個人高馬大而且看起來非常正義的人,就讓劉備動了将他收入麾下的想法,而後來的事情也确實證實了關羽的确如其長相一般,是個非常重義氣,而且情深意重的“純爺們”,說明當時劉備并沒有看錯人。
以心鑒人
除了從一個人的微表情、微動作來判斷一個人的情況,如果我們要和對方長期相處的話,就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去鑒别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道德經》中寫到過“夫輕諾必寡信”,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對其他人許下諾言,但是又時常的違背自己的諾言的話,就說明這個人是個非常不看重個人信譽的事情,次數多了之後,就會變成一個“寡信”的固有印象。
固有印象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當我們從一些表象對他進行了一定的了解,就會在心裡給他打上一個标簽,而這個标簽是非常不容易撕下來的東西,這時候,就需要長期的相處來确定他究竟是個什麼人。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有些人是非常擅長僞裝的,他們第一次見面很有可能故意給大家留下一個忠厚老實的固有印象,然後再通過一些事情鞏固,這樣就會讓大家相信他,可是之後做出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會讓大家跌破眼鏡。
所以說,第一印象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真實性格,看起來完美的人,很大程度上一定有偏執的一面,這是後就要從他的内心來分析,因為真正的直率的老實人,有很多時候都很魯莽,比如說《水浒傳》中的李逵,時常得罪人,但是卻沒有被任何人記恨,這就是個真正的老實人,而隻有長時間的相處,才能夠品的出來。
我們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全方位的觀察之後再下定論,要把握内心,絕對不能被表象所蒙蔽,等到全方位的了解,并且一起經曆過一些事情的時候,你就能夠做到看人“一看一個準”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