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文案技巧專題:以分析 實戰 案例的模式,為大家分享與分析廣告文案撰寫技巧。
一、化用/仿拟
化用,也稱為仿拟,主要是化用信息接受者熟悉的詞語、句子新造詞語、句子,以達到舊瓶裝新酒的效果。在商業文案,尤其是廣告文案中,化用/仿拟能夠拉近商家和顧客之間的情感距離,同時又能增強文案的記憶點,擴大信息傳遞的效果。
二、化用的運用
1. 分析目标受衆的背景環境
首先說明一點,在商業文案中,化用的使用必須要考慮目标受衆的背景環境才能彰顯效果。
我以前的文章中有提過,影響文案創作和營銷成品的因素包括主題元素、品牌特性、目标受衆、傳播渠道和成品形式;而化用因為本質是通過信息接受者所熟悉的字詞話語作為載體,拉近情感距離和增強記憶點,因此信息接受者,也即是目标受衆的背景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衆所周知,不同群體有不同的語言環境,包括有發音和詞彙的使用習慣;而在化用時最需要注意的則是目标受衆的詞彙使用習慣,不同群體的劃分跟語言學裡的方言劃分一樣,主要以時間和空間作為界限;前者包括時代背景和年齡,後者包括現實空間和虛拟社區。尤其是虛拟社區,不同的網絡平台的用戶,比如知乎和b站的社區環境不一樣,能夠化用的載體就不一樣,下面會詳細提到。
另外需要補充的一點是:性别不在考慮之列,因為當下社會環境,涉及性别的文案都容易招惹是非,盡量不要以此為切入點即可。
2. 了解化用的種類
一般的化用是指仿拟,但是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和整合使用,我把引用這種方式也歸納到化用中。
引用簡單來說就是直接選擇合适的句子,以圖形的構造來結合品牌特性。在本文的化用中,有直接引用,也有引用後通過諧音等方式換掉某一部分的化用,也有根據句子、字詞結構仿照的仿寫。
這三種各有特點,引用與讀者的情感關系更強,仿寫最弱;仿寫的原創性最強,與品牌相關聯的可塑性最高,引用最弱;化用最有創意,記憶點最強,最能刺激讀者的傳遞欲望。
3. 善用化用的常見載體
一般來說化用的載體常見的有歌詞、經典台詞、詩句、熟語等。下面按照載體分開談談。
二、歌詞
歌詞偏向于年輕人,适合用于傳遞讀者的情感和态度,因此需要達到“歌詞傳他心”的目的。比如在80後中,可能beyond的歌詞傳播效果更好;90後則是周傑倫,這是時代背景;又比如粵語地區的人更熟悉譚詠麟、四大天王的粵語歌曲;而台灣則是更傾向于李宗盛、羅大佑、周傑倫的歌曲,這是地域背景。
除此以外還能根據主題來劃分——奮鬥類、愛情類、友情類、家庭類、價值觀等,最為成功的例子當然是可口可樂的歌詞瓶。
還有,傑士邦母親節海報選用了周傑倫《聽媽媽的話》,歌詞耳熟能詳,能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三、經典台詞
經典台詞的話可以分為影視作品和小說作品,前者适合娛樂比較強的人群,後者适合文藝人群。
當然還需要根據品牌的特點來分析消費群體是哪類:
假如是網絡科技公司,那麼超級英雄電影的台詞是可以的;假如是動畫公司,那麼著名動畫片的台詞是可以;還比如針對年輕女性可能愛情類電影如《小時代》、《前任》、《閨蜜》的台詞更有效果;針對宅一族則是經典的動漫台詞像“我一定要當上海賊王”、“真相隻有一個”、“超級賽亞人”更有殺傷力。
像下面前三張海報是屬于喜歡看超級英雄電影的人群的化用案例,最後一張是關注國産電視劇的例子,來自于《人民的名義》。
四、詩句
古詩是一個比較獨特的載體,就是很難去界定某個群體是否熟悉。究其原因是詩句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哪怕撇開專門研究古詩詞的學者,依然有簡單而又耳熟能詳、九年義務教育接觸過的這一類,又有文學愛好者水平的這一類的,這個關乎興趣愛好和傳統文化,很難從目标群體背景中調查出來。
因此詩句化用時,一般選用經久不衰、代代相傳的名句,像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杜甫《絕句》(兩個黃鹂鳴翠柳)、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可謂是全民都合适,千萬不要選擇自己熟悉但讀者不熟悉的詩句。
舉個例子,馬自達汽車的清明節文案“清明時節雨紛紛,雨中漫步行車穩”,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化為“清明時節雨紛紛,雨中漫步行車穩”,解釋為雨中行車容易打滑不安全,需漫步行駛,與品牌特性(抓地技術)結合起來。
如果選用“聽風聽雨過清明”的文案,雖然也是化用詩句,但詩句本身不夠耳熟能詳,沒有很好地清晰傳遞信息。
下面也是如此,一加手機的化用是人所共聞的詩句;而另一個廣告化用的詩句,很多普通消費者聽都沒聽過。
五、熟語
前三者都比較好理解,而熟語主要是指特定群體使用的詞彙中廣為他們所知的一部分。
它們的傳播力有可能突破了特定群體,比如常見的成語一諾千金、千裡馬;也有可能傳播力僅限于該特定群體中,比如知乎中常見的瀉藥,b站中的兩開花、前方高能、送終雞都是其社群熟悉但外人不熟知的熟語。
當然同一類的熟語并非天生就注定了是否能突破特定群體,而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粵語中“生舊叉燒好過生你”就依然隻是在粵語使用群體中,而粵語的“靓仔”本來隻是粵語使用群體的熟語,但經過網絡傳播已經變化為全國通用的語言,而其中轉變的模式就是先變化為網絡語言,然後再一次擴大使用。像本來在b站的“兩開花”也蔓延到了全網絡。
下面前兩張案例都是選用了網絡語言,分别是浪起來和老司機;而第三張則是傳統漢語熟語十八般武藝,後者更具廣泛性。
六、注意事項
化用最重要的點當然就是關注目标群體的背景環境,至少需要讀者能夠get到商家傳遞的信息。同時也要考慮是否存在歧義的問題,不能讓文案産生以下這種糟糕的效果,雖然說确實增強了記憶點,但不僅不會和讀者拉近情感距離,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切記切記!
下一期,我将會結合品牌特性,以行業作為參數,盤點出适合不同行業使用的歌詞、電影台詞、詩句。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删。
#專欄作家#
作者:fat c,“奇葩的腦洞”,一名腦洞奇葩患者,專注于創意營銷分享。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