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進入臘月,雪如約而至。
當雪從天上飄揚而下時,世間萬物都将化成一片雪白。
每當此時,小七格外關心杭州下雪的消息。
想象着雪花落在西湖上,落在斷橋上,真想去西湖看一場雪呀!
390年前,一個叫張岱的人,在夜晚的西湖賞雪後,寫下一篇古文佳作,159個字治愈了世人心中的孤獨。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砀,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别。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這一年冬天,張岱住在西湖邊上。
大雪一連下了三天。
雪後的西湖是怎樣的呢?
天地俱是白茫茫的一片,西湖中不見人影、沒有鳥聲,一片雪白,一片靜默。
真是好意境,不賞真是可惜。
說走就走,到了晚上,張岱劃着一隻小舟,帶上溫暖的皮衣,帶着爐火,去湖心亭賞雪。
茫茫的大雪覆蓋了西湖,孤舟一隻,天地間仿佛隻有他一個人。
張岱仿佛是一個航拍攝影師,他形容西湖長堤是“一痕”、湖心亭是“小點”、小舟是“一芥”、舟中人是“兩三粒”。
在廣闊的西湖中,在自然中,人是那麼微小,像極了此時的張岱,有一顆孤獨的心。
湖心亭終于到了。
沒想到亭子裡有兩個人鋪着毛毯相坐,一旁還有個小童子在爐子上熱酒,酒煮沸了,酒香四溢。
兩個喝酒的人見了張岱,高興得不得了。
“西湖裡怎麼還有這樣的人”,不由分說,拉着張岱一起喝酒。
張岱一連喝了三大杯後,道别而去。
下船時,船夫喃喃地說道:我以為相公癡,沒想到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呀!
一次西湖獨行的賞雪之旅,張岱留下這篇絕妙的古文。
-2-
孤獨需要自己治愈
張岱是寂寞的吧!
浩大的西湖,天地相連,一片白茫茫,人在其中,仿佛一粒微塵。
有西湖,有雪,于文人墨客來說,這是一次絕佳的賞雪機會。
喜歡呼朋喚友的張岱,卻無人可約。
絕美的西湖,無人相伴,于張岱來說,這孤獨有些殘忍。
可即使是一個人,張岱也不想放過美麗的西湖雪景。
他劃着小舟,前往湖心亭賞雪,開啟了一場治愈孤獨的旅程。
有些路,你必須一個人走,這不是孤獨,而是成長。
在唐代,一位叫李涉的詩人,也有一段自愈的經曆。
李涉的人生,頗有些不平。
唐憲宗時,李涉擔任太子通事舍人的官職,後來,被貶為司倉參軍。
唐文宗時,被召為太學博士,又被貶到南方。
誰被貶谪,心情都不好過,在流放時,李涉長時間都處在低迷的情緒當中。
可是,他知道,人不能永遠低迷。
這一天,他走到戶外,強撐着身體登山賞景。
來到寺廟中,與僧人的一番閑談之後,他豁然開朗。
欣喜的他寫下一首詩《題鶴林寺壁》: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在登山中,在自然的美景中,在與僧人的交談中,他終于被治愈。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無論境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3-
人生,就是一個自我治愈的過程
李涉是多麼幸運,出門登山之後,治愈了心傷。
而張岱也是幸運的。
當他劃着小舟,來到湖心亭,準備面對孤獨的雪時,卻驚喜地發現,有兩個人早已在此生火沸酒,不亦樂乎。
本想看一場寂寞的雪景,卻沒想到在這廣袤無邊的空間裡,在這寂寥無垠的時間中,有人懷着相同的歡喜和悲傷與我相遇。
知己,說得就是這樣的人吧!
年少時讀《湖心亭看雪》,偏愛“人鳥聲俱絕”的西湖遺世獨立的意境。
年長後讀《湖心亭看雪》,才更喜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相遇,那是在寂寥之中知己相遇的驚喜。
真正讓人着迷的不是孤獨的雪景,而是在孤獨中遇見了相似的人,治愈了孤獨。
沒有人喜歡孤獨,總想找一個人一起走,可是,勉強同行沒有意趣,與知己的偶然相遇,最讓人欣喜。
每到冬天,都會讀一讀《湖心亭看雪》,一個人劃着小舟去看雪,覺得特别自由、浪漫,這是一個絕佳的治愈方法。
可是,人生自由浪漫的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
人一生中,有太多需要治愈的時刻。
當你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時,不如出去走一走,讓大自然治愈你,
當你覺得孤獨不可忍受之時,不如出去旅行,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
沒有不可治愈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隻有自己。
當你治愈自己的那一刻,一定是最自由和浪漫的,如雪落般浪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