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在2018年帶走了很多名人
但不管李詠還是金庸
都比不上這個人的離開
更讓福清人感到惋惜和心痛
他是李嘉誠之前的華人傳奇
曹德旺叫他“大哥”
他深深地紮根在故鄉的土地上
把一個全國十八線的貧困縣
建成了一座人人安居樂業的天堂
1928年3月19日
他出生了
距今已有91年
以大哥父親林洪寬命名的洪寬工業村
也剛好成立29周年
希望大家可以和小編一起
再念念這個人
為他幹了這一杯!
有些人有些事
福清人不能忘,更不應當忘
或許未來某一天
當我們老了
也可以和家裡的小輩們
講講他的故事
這也是
福清的故事
1
福清大哥
在福清
大哥是一個特别的稱呼
有這麼一個人
不管八九十歲的老人
還是十幾歲的年輕人
都喜歡叫他大哥
福清的民衆們都叫他大哥
本土和台灣的企業家叫他大哥
跑到美國去的曹德旺叫他大哥
“大哥”的生命
在2018年7月2日那天走到盡頭
距今已有260天
身家百億的冠捷集團總裁宣建生
特意從台灣趕到福清
泣不成聲:
“我要來送大哥最後一程,他為深愛的家鄉可以說是鞠躬盡瘁。”
加拿大同鄉會會長張敦發說:
“我是聽着他白手起家的故事開始創業的,大哥一直是我們的榜樣。”
原福清市委書記練知軒曾經說
“大哥繪藍圖,我們抓落實。”
而在福清的街頭巷陌
特别是“大哥”的出生地溪頭村
很多人更是哭成了淚人
2
他是來自福清的李嘉誠
“大哥”名叫林文鏡
福清人愛拼敢赢、義薄雲天
而這一點
在大哥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緻
1928年
林文鏡出生于福清一個貧困農村
這一年,廣東潮州也有一名男嬰呱呱墜地
誰也沒想到,若幹年後
他們一個成為福建首富
一個成為了香港首富——李嘉誠
林文鏡7歲的時候迎來了人生大轉折
他跟随母親背井離鄉
來到印度尼西亞與父親團聚
沒想到,短暫的相聚過後永别來臨
就在那年父親病逝了
為了養家糊口,他不得不辍學
接過父親辛苦攢下的一個小店
從跑單幫開始闖入商海
憑借骨子裡不服輸的華人基因
他在南洋商海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到60年代末
他先後開辦了20多家企業
還和朋友合作成立了著名的林氏财團
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廠和水泥廠
并且擁有自己的礦山和船隊
在那個年代
他的個人資産高達50億美元
一度超于李嘉誠成為名震南洋的巨商
3
沒有林文鏡
就沒有福清的今天
在以前
在福清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沒有林文鏡,就沒有福清的今天”
但不知幾人記得
1987年
福清GDP在福建各縣市排名58位
在全國更是排到大幾百名以後去了
2007年
福清經濟實力已躍居福建第2
全國第16名了
這其中
有多少功勞
要彙聚在林文鏡的身上
他又到底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1953年
林文鏡作為華僑代表回國參加運動會
看到眼前的貧窮景象
他深深地被震撼了:
這個他生活過7年的老家
道路依然泥濘
孩子讀不起書
老人得不起病……
此後30年
幾乎是家鄉最缺什麼
林文鏡就捐什麼
捐得最多的就是現金
很多人拿這些錢蓋了房
娶上媳婦,治好了病
林文鏡故居挂有一副楹聯:
華胄毓人龍堂構繼承想見成功不易
高門看驷馬規模宏大還宜興德為鄰
可謂字字凝煉,直指人性!
1980年出資10多萬元
開辦了溪頭村敬老院
集中收養13名本村老人
據國家民政史料記載
其創辦的溪頭村敬老院
是改革開放以來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
民辦民營養老機構
林文鏡堪稱
改開以來民辦養老機構的第一人
4
輸血不如造血
1985年
林文鏡再次返鄉探親
除了兩個破敗的工廠其他一無所有
持續30年的“輸血”
換來的是家鄉村民的坐吃山空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他覺得鄉親依然貧困
是因為他們沒有賺錢的機會
給再多的錢
也不能挖掉窮根子
1987年
在印尼事業如日中天的林文鏡
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回國“二次創業”
幫助家鄉整體開發
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58歲的他
信心滿滿地踏上人生的第二次創業之路
他在大會上立下軍令狀:
“這次回福清,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知道‘輸血’富不了我們福清,我要為福清造一部造血機器,讓福清永遠富下去。我要讓福清成為工業城市,讓福清的經濟實力進入全省前10名。”
他主動找到政府
簽訂了《幫助福清脫貧緻富5年計劃》
由此
林文鏡成為了中國曆史上
第一個與政府簽訂
無償改造家鄉貧困面貌的華僑
5
自任全球招商大使
林文鏡迅速做出了一個
以僑資聯合台資
外資投資為主的開發區、工業園建設規劃
他想利用自己在海外的巨大影響力
吸引大量外商、台商投資福清
他自掏腰包當起了“福清招商大使”
穿梭于世界各地
其中僅台灣他就去了100 多次
在長達3年的時間裡
他每月至少帶兩個外商
或台商考察團來福清考察
所有的費用全部由他個人負擔
最終
他的不懈努力終于收到了成效
80多家外商、台商入駐福清
有一次
一個投資商猶豫不決
林文鏡為了給對方下“定心丸”
提出:
我先占大股
你們願意占多少就占多少
虧了算我的,賺了你們拿去
隻要你們的企業能在福清落戶
就是在這種愛國愛鄉精神的感召下
一批又一批台資
僑資企業紛紛落戶福清融僑開發區
如今
福清作為一個縣級市
牢牢占據全國百強
福建老二的位置
僅次于鞋都晉江
這樣卓越的成就
誰敢說沒有林文鏡的那一份赤誠在其中
又曾凝聚了他多少艱辛
和心血
……
6
建全國前十的海港
家鄉發展起來了
但有一個大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
福清的産品以出口為主
因為沒有港口
所有的出口貨物
都要先走陸路運往廣州
費用極高
為了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港口
64歲的林文鏡和當時的市委書記練知軒
不知花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幾乎跑遍了500裡海岸線
功夫不負有心人
通過反複的比較論證
林文鏡終于确立了把海港建在江陰的方案
他出資800萬人民币請人勘探、設計
最終建成了福清曆史上第一個萬噸級海港
此後,他又自掏100多萬人民币
奔走世界各地推介江陰半島
如今
江陰港已是中國集裝箱吞吐量十大港之一
7
捐資沒有“賬本”
海港建成後
林文鏡又從基礎設施入手
捐建了長達10公裡的福清縣進城大道
捐建了從福清縣城到老家溪頭村7.5公裡的大道
不久
他又資助建設了萬門程控電話
使福清成為當時福州地區通訊水平
最高的縣城
林文鏡有感于很多村民
一輩子都沒有逛過公園
他斥資捐建了當時全福建
第一個農民公園
孩子上學難
他捐建了14所小學、中學、師範學校
看病難,他捐建了醫院;
家鄉缺水,他捐資1400萬美金
參與引閩江水進福清的“北水南調工程”
家鄉3大河污染嚴重
他獨資治理了兩條河;
……
可以說,村民需要什麼
林文鏡就建什麼
有人想統計林文鏡到底做了多少善事
但卻發現他根本就沒有賬本
林文鏡說:
“你問我為家鄉捐了多少錢?哪有兒子孝順母親還要記賬的?”
8
托付接班人
2003年
林文鏡到北京開會
突然感覺身體不适
他被緊急送往醫院
家裡親屬紛紛趕到北京
在重症監護室的林文鏡要交代後事
點名的不是親屬
而是當時的福清縣委書記練知軒
他躺在病床上
講的依舊是發展福清的一系列戰略
他說,假如上帝真的把他帶走
一定要把江陰港搞好
對于接班人問題
林文鏡的思路很清晰:
“接班人不但可以在兒女中選擇,更可以在千千萬萬熱愛中國,報效中國的中國人中間來選擇。”
這就是大哥
他叫林文鏡
所有福清人心中的那個大哥
2018年7月2日
他離我們而遠去
卻被銘刻在了福清和中國的曆史上
不敢忘懷
他的力量
福清人
讓我們再敬“大哥”三杯
!!!
【拆遷】拆!福清人,再好好看一眼水南吧!!!
【悲痛】全球紅色通緝令!這個福清90後,竟在南非殺害同胞?
福清網編輯:水墨流雲
福清網編輯部出品,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