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有點不一樣的《嘩仔說魚》專欄。
對不起,我是嘩仔!
本期内容是嘩仔說魚番外篇的第十八期。
這兩天,嘩仔被一個魚友的案例驚呆了。
養魚最怕犯懶,可是這個魚友并不懶,反而是勤快得過了頭,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他手欠。
手欠不手欠,嘩仔不清楚,我隻知道,養魚這件事,太懶不行,太勤快也會過了頭。
今天,我就來說說,養魚過程中,哪些事兒不能偷懶,哪些事兒不能太勤快,哪些事兒屬于嚴重的手欠。
本文适合新手寵物魚玩家,不适合養魚大神們。預計閱讀218秒。
金魚
魚缸裡的事,哪些不可以偷懶?有時候,養魚可以科學地偷點懶,但是,有些事是一定不能偷懶的。
第一種,開缸養水。
養水很麻煩,但是養水很必要。
不養水的魚缸的死魚概率,遠遠高于養水的魚缸。
這是基礎,就不贅述了。
嘩仔的獨家養水秘籍已經發布了兩年了,最新的2108年版也在今年一月底發布了,如果你想學習,就可以找來看看。
第二種,新魚檢疫。
這是很多新手朋友容易忽略的問題。新魚攜帶有害菌的概率不高,但是,隻要有百分之一的概率,就足夠讓你後悔。
具體的操作流程,我也寫過主題文章了,主要是建議大家配備一個檢疫小缸,新魚先進檢疫缸,然後再考慮合缸的問題。
這裡說的新魚,特指一種情形:你的魚缸裡本來已經有魚了,但是你還要購進的新魚。
第三種,必備養魚工具。
誰也不敢說自己的魚永遠不生病,但是我們決不能閉着眼睛亂下藥。
首先,你要有一根米尺。你需要測量出你魚缸水體的準确體積,切記,是水體體積,不是魚缸容積,還要包括濾倉水體體積的。
其次,你要有一個珠寶級的電子秤,用來稱量固體寵物魚藥物,主要是藥粉;
最後就是一個一毫升的注射器,主要解決液體寵物魚藥的測量問題。
這個道理,一點就透,就不贅述了。
将軍鬥魚
魚缸裡的事,哪些不可以太勤快?古話說得好:物極必反。
很多時候,我們由于太緊張魚的健康,反而好心辦壞事。
第一種,換水太勤快。
首先,除了古法養魚和水草缸,我們都是需要換水的,這是一定的。
但是這裡有個頻次問題。
換水的頻次必須和寵物魚數量還有喂食次數匹配,合理地換水是好事,太勤快的換水就是壞事了。
最經典的是孔雀魚小苗缸出生的時候,嘩仔建議頭兩三周你最好就幹脆不要換水,高頻的換水,反而容易針尾,也會死苗的。
對于一些嬌氣的魚種,例如南美短鲷,你換水太勤,也會出事。
即使是常見的龍魚和錦鯉,也沒必要天天換水,即使是每天少量換,也沒那個必要。
第二種,喂食太勤快。
有些魚友希望自家的寵物魚長得飛快,于是每天喂好幾頓。
從理論上講,每隔兩個小時就可以喂一次,從魚的生理角度,沒問題。
問題出在你家的過濾系統受不受得了。吃得多,拉的就多。
喂食是養魚的樂趣,換水和洗棉就是負擔了。
另外,對于一些高蛋白的魚糧,高頻次地喂魚,也有引起腸道疾病的危險。
合理喂食很重要。有時候,并不是你喂的次數多了,它就能長得快。有些魚得了内寄病,你喂,它也吃,但是就是不長個頭。
養魚是個慢活,急不得。
迷你鹦鹉魚
魚缸裡的事,哪些不可以手欠!把這句話具體一下,其實就是指的那些養魚的禁忌。
第一件事,殺菌藥的錯誤使用。
水族圈的範疇裡,殺菌藥分為兩部分:消毒劑和抗生素。
不管是哪一類,都可能殺死魚缸裡的硝化細菌。
一個沒有硝化細菌的魚缸,除了死魚,還真想不出别的出路了。
殺菌藥有風險,請按照正确的套路來用。比如,在隔離缸裡施藥。
第二件事,清洗濾材。
這件事的發生概率不高,但是死魚概率極高。
道理和上面的殺菌藥一樣,隻是換了一個套路來殺死硝化細菌。
結局自然也是一樣的。
第三件事,大規模換水。
這裡說的大規模,指的是超過50%的單次換水量。
即使你的新水已經晾曬好了,即使你的水溫是已經測量好了,還是不建議大規模換水,因為有可能導緻PH值震蕩。
PH值震蕩有可能導緻觀賞魚休克死亡。
這樣的結果并不是一定發生,但是客觀風險是存在的,養魚,最好不要賭博。
嘩仔的心裡話:養魚真的比養貓狗難,但是成就感也更高。養魚是個修身養性的愛好,不要懶,也不要急躁。淡定一點,生活更美好!
你與成功養魚之間,隻差一個嘩仔的距離
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嘩仔說魚專欄
嘩仔是今日頭條簽約作者,任何公司和個人不可剽竊本人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