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 記者 戚雲雷 通訊員 張末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
2022年以來,濟南市天橋區搶抓發展建設“黃金期”,持續在雙招雙引、要素服務等方面精準發力,先後舉行重點項目春季集中開工儀式、重點片區雲推介暨重點項目·城市發展合夥人雲簽約儀式,一批投資額巨大、拉動能力強的優勢項目紛紛落戶。
沐浴着春的暖陽,天橋發展生機勃勃。全區廣大幹部群衆正以更加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态,深入實施“工業強區”“商貿興區”“創新驅動”戰略,主攻園區騰飛、企業壯大、商貿升級、全域更新、民生賦能“五大戰場”,聚焦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進位趕超、藥山都市工業園轉型發展、城市更新等“十大重點任務”,以奔跑的姿态在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的征程中奮勇向前。
重塑産業輝煌
築就開放新高地
作為近現代民族工業發祥地,天橋區在濟南工業史上有着獨特的曆史地位。當前,天橋戰略利好交彙疊加,成為省會連接“中優”“北起”的新地标、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的橋頭堡、服務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主陣地,面對時代發展的新機遇、新任務,加快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成為天橋區委、區政府的核心工作。
近年來,天橋區大力推動工業強區、商貿興區,實施“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科技創新“三輪驅動”,經濟發展呈現行穩緻遠的良好态勢。去年,該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55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家、國家和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5家、瞪羚企業30家;推動消費升級,泺口服裝城榮登2021年度“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榜”,K88名泉廣場被命名為“全國标準化社區商業中心”,魯豐創意1908産業園獲評“全國特色商圈示範項目”,北徐幸福裡項目獲評“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示範工程”;鞏固擴大電商産業優勢,全區實現網絡零售額199.4億元,市場活力和企業的經濟貢獻度明顯提升。
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發展日新月異
園區是推動天橋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是工業強區的主陣地。去年,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先後簽約41個項目,合同額過百億;藥山都市工業園産業升級全面提速,時代未來科技城等項目加速推進,都市工業示範區建設步伐加快。今年,天橋區将把加快動能轉換作為主攻點,舉全區之力支持園區發展,一手抓“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進位趕超”,深度融入起步區規劃建設,全面增強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物流、生物醫藥等主導産業集聚度和核心競争力,全面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全面優化高效便捷開放的投資創業環境。一手抓“藥山都市工業園轉型發展”,重塑管理架構、理順體制機制,加快低端低效企業出清,大力引進和培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深化“存量升級”,引導現有企業綠色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數字化賦能,打造省會都市工業園區标杆示範。
商貿業是天橋傳統優勢産業,轄區内有家居、建材、服裝、果品等各類專業市場近400萬平方米,專業市場蓬勃集聚、電子商務态勢良好、現代物流發展迅速。今年,天橋區将以加快商貿業提檔升級為重點,引導商貿流通業創新品種、提升品質、塑造品牌,打造省會現代商貿核心區。具體工作中,将重點打造工商河開埠文化引領區、北湖高端服務業集聚區和泺口國際商貿區“三大商貿業發展高地”,加快編制商貿業發展專項規劃,全面塑成支撐全區商貿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同時積極培育引進消費新業态新模式,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首店經濟、體驗經濟和夜間經濟。
加快全域更新
煥發老城區蓬勃生機
在天橋區工人新村,原本普通的街角新建起大門,雅緻的灰色甯靜和諧,連片的儲藏室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精緻的口袋公園……在空中俯瞰,156棟居民樓煥然一新;在成大社區,作為天橋區城市更新拆遷改造類61個項目之一,該項目創下了當年拆遷、當年供地、當年開工、一年封頂的“天橋速度”。
加快城市更新,提升群衆幸福感
近年來,天橋區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作為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塑優城市空間布局的有利抓手,加快構建“三條天際線、六大标志區”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城市更新樣闆區。
在黃河南,對标全市“中優”戰略,加速優化城市布局;在黃河北,對标全市“北起”戰略,加速融入起步區規劃,桑梓西片區12街區建設全面啟動,産城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目前,天橋區已累計完成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26個,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18個,完成各類征遷764萬平方米、供地1.32萬畝、開工建設972萬平方米。
舊貌換新顔,一個個項目的不斷推進,為城市建設增光添彩,也讓市民收獲滿滿的幸福感。未來,天橋區将堅持功能完善與品質提升并重,把“全域更新”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改變天橋面貌、提升天橋形象的突破口,統籌推進片區開發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加快推進天橋全域品質大提升、規模總量大突破。
泺口國際商貿區三維實景效果圖
2022年,天橋區将聚焦泺口古鎮片區、丁太魯片區、王爐北辛片區、四建交運片區等重點片區,集中力量快簽快拆快供快建,全年力争完成拆遷300萬平方米,供地4300畝,開工建設400萬平方米。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計劃重點實施黃屯小區、濱河社區等80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程,并研究破解物業管理難題,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後的長效管理“後半篇文章”。同時,強化功能配套和産業導入,确保城市更新質量,為城市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堅持民生優先
點亮百姓幸福生活
行程萬裡,不忘初心。在天橋一路走來的逐夢曆程中,改善民生一直是奮鬥不息的源源動力。回望過去,天橋區堅持民生優先,累計投入民生和社會事業資金146.34億元,高質量辦好民生實事66件。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累計新增城鎮就業8萬餘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内。深入實施教育強區戰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7所,新增學位2.45萬個,大班額問題得到根本解決,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率達93%。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獲評全省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區和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文體事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等“四館”建成,獲評“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區”。真金白銀的投入,為全面落實民生實事規劃提供了堅實保障,生動回應了群衆關切。
在新的發展階段,天橋區将重點實施教育強區、康養天橋建設、推進民生事業發展,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
讓天橋的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是天橋區一直努力的目标。2021年,天橋區大力發展優質均衡教育,深入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全面開展“教學提質行動”,天橋教育品牌的影響力持續提升。今年,天橋區将統籌推進教育資源高效化供給,将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與全域城市更新一同規劃、一同建設,有效滿足辦學硬環境。建成并投入使用幼兒園2所、中小學5所,新增學位7650個。在軟環境優化方面,創新實施“副校長聘任制”改革,大幅提高教師待遇水平,實施“名校長、名師”工程,全面激發廣大教師積極性。同時,深化與北師大、山大、濟南外國語等知名教育資源的合作辦學,全面提升品牌效應。
醫療保障服務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今年,天橋區将全面深化“院府合作”,充分發揮轄區優質醫療資源聚集優勢,深化醫聯體建設,打造醫療服務集群,塑成覆蓋全生命周期、滿足多層次需求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積極創建省級健康促進示範區。此外,推進建設高品質康養社區,創新醫療、預防、保健、護理、康複、養老等多業态交叉融合的康養服務模式,對既有社區因地制宜推進多元化改造,打造北坦街道生産路社區、寶華街街道寶華新居社區等10個康養社區示範點,把新建小區普遍建成全齡域康養社區。
在就業創業方面,今年天橋區将重點解決好城鄉新增勞動力、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全年新增就業1.6萬人以上。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确保應收盡收、應保盡保。完善“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綜合服務平台,開展精準有效的扶弱幫困。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力争全年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1600套。深化文體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衆性文體活動,鞏固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達标建設成果,不斷豐富群衆精神文化生活。
黨建發力引領
繪就發展新圖景
從革命“紅色火種”的薪火相傳,到“我為群衆辦實事”的暖心實踐;從區域黨群15分鐘服務圈打造,到“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建設;從“象霞工作室”“春霞工作室”的引領垂範,到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在天橋,一系列基層黨建的務實舉措相繼展開,且都指向同一個方向:為社會事業發展和百姓幸福生活不斷“加碼”。
近年來,天橋區委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加強黨的建設部署要求,圍繞壓實基層黨建主體責任、鞏固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增強黨員先鋒模式意識,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幹部隊伍、基層組織、人才隊伍等建設,為全區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下一步,天橋區将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把管黨治黨作為固本培元的關鍵,深化作風能力建設,抓好班子、帶好隊伍,不斷激發黨員幹部奮進争先、實幹圖強的精神狀态,在新征程上勇做堅定者、奮鬥者和搏擊者。
搶抓黃河戰略,天橋揚帆起航(攝影 李鳳民)
未來五年,是天橋跨越崛起的戰略機遇期。天橋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确定了“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的奮鬥目标,描繪了天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也吹響了擔當新使命、奮進新征程的号角。
美好的畫卷值得憧憬,前行的腳步更加堅定。新的一年,天橋區上下将以更飽滿的激情、更充足的拼勁,踔厲奮發、笃行不怠,銳意進取、擔當作為,為奮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