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的認知裡,高血壓往往常見于老年人,随着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的下降,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血液對血管施加的壓力逐漸上升,出現血壓過高。
實際上,高血壓并非偏愛老年人,無論是嬰幼兒、學齡前兒童,還是青少年,都可能會發生高血壓。尤其是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愛的”白白胖胖“的孩子,患上高血壓的風險更高。
據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兒童高血壓的患病率,學齡前兒童為2%—4%,學齡兒童為4%—9%,也就是說,100個學齡兒童中,有近10個都是高血壓。
2022年1月,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收治了一位15歲的女孩月月(化名),這并不是她第一次住院,幾個月前,月月因關節炎就診前來治療,而關節不适的症狀,已經出現了2年之久。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彭茜發現,月月盡管隻有15歲,體重卻有80公斤,明顯大幅高于同齡人,便格外注意她的血壓情況,果然,也比同齡孩子高。
彭茜正在查房
兒童也會得高血壓?是真的!
彭茜解釋說,高血壓不分年齡、不分性别,在每一個年齡階段都可能出現。兒童高血壓也分為原發性(無明确病因)和繼發性(有基礎性疾病),其中80%為繼發性高血壓。
兒童原發性高血壓沒有特别的臨床表現,往往在體檢時被偶然發現,當血壓明顯升高或者持續性升高時,可能出現頭暈、頭疼、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的會進展到暈厥、偏癱等高血壓腦病的表現。
因為原發性高血壓具有隐匿性,被發現時,往往已經出現了心血管損害,比如“左心室肥厚”臨床症狀,或者腎髒損害、視力損害。
而繼發性高血壓,一般伴随着腎髒病變、内分泌疾病等基礎性疾病。
2018年,時年10歲的東東因為突發抽搐暈倒,被送到了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當時,東東的收縮壓高達220mmHg(毫米汞柱),接診醫生随即對症治療,努力降低東東的血壓,但當血壓降低到140mmHg時,東東出現了更為嚴重的不适反應,經過詳細的檢查,醫生發現,東東的高血壓,來自全身多處的血管狹窄(降主動脈遠心端狹窄、腹主動脈狹窄、腸系膜上動脈起始處狹窄、雙腎動脈起始處狹窄)。由于長期處于高血壓的狀态,身體機能已經适應,血壓突然降低,反而感到不适。
兒童高血壓還有一個特點,多數都跟肥胖有關。“小胖墩”是兒童原發性高血壓關聯性最高的危險因素,有30%—40%的兒童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伴有肥胖。
其他的危險因素包括家族遺傳史、低出生體重、早産、日常鹽攝入過多、睡眠不足及體力活動缺乏等。
8歲的男孩淼淼(化名),按照年齡标準,體重應該在二三十公斤,但2021年,淼淼因“胸痛胸悶”就診時,彭茜發現,淼淼的體重高達六十公斤,比同齡孩子體重翻番,血壓也比其他孩子高得多。”(肥胖的)孩子容易出現脂代謝異常、糖代謝異常、電解質紊亂等。“彭茜說。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具有隐匿性,家長對于兒童高血壓的認識不足,如何判斷兒童是否有高血壓?
彭茜解釋說,實際上,與成年人血壓情況有标準數值作為參考不同,兒童血壓因年齡、性别、身高的生理特點不同,診斷标準并沒有設定一個固定的數值。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定出了中國3—17歲男、女年齡别和身高别的血壓參照标準: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第95百分位診斷為高血壓,第90—95百分位為“正常高值血壓”。
這裡的百分位是什麼意思?可以通俗理解為,同年齡、同性别、同身高的100個孩子測量血壓,按照血壓從低到高排列,第95個孩子的血壓就是第95百分位。
隻要3次非同日測量血壓的數值比第95百分位的數值要高的話,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如此複雜的判斷标準,非醫學專業的家長并不能掌握。有沒有簡單易記的判斷方式?彭茜表示,目前公認的平均血壓與年齡換算的公式,簡化出簡單的診斷标準,嬰幼兒SBP>100/60mmHg,學齡前兒童SBP>110/70mmHg,學齡期兒童SBP>120/80mmHg,13歲以上>140/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但這個标準僅考慮年齡因素,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确認。
兒童高血壓必須吃藥嗎?
成年人患上高血壓,藥物治療是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孩子也一定需要服用藥物嗎?彭茜表示,針對肥胖因素導緻的高血壓,臨床上并不會立即對孩子進行藥物治療,更建議改善孩子的生活方式,減少不健康的飲食,多參加戶外運動,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娛樂和休息時間,保證充分的睡眠,減少心理壓力。
但是,彭茜也表示,局限于家長對于兒童高血壓的認識不足等因素,這類兒童高血壓患者就醫的效果可能不是太好。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圖據受訪者
編輯 王禾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