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業立國的國家,牛則是一種與農耕有着密切關系的家畜。因而,人們對牛一直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牛,是最早被人類馴養的六畜之一。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牛是忠誠高尚的符号、勤勞善良的象征。它們曾經也是先賢聖人的坐騎,比如黃帝服牛乘馬、老子騎牛、孔子坐牛車周遊列國等早已成為曆史典故。
牛,還有鎮妖驅邪、吉祥如意的寓意。在我國上古神話裡面,大禹治水時,每治一處水患,必用一雄牛鎮水妖。于是,後世便有了在河堤湖畔以鐵牛、石牛鎮水妖的習俗。這樣一來,牛不僅是人們從事農耕的得力助手,也成為人們心目中吉祥的象征。
長期以來,人們對牛滿懷深情,有關牛的神話、風俗等更是代代相傳。牛郎織女的傳說,就是一個催人淚下的仙凡苦戀的故事,同時也表現了古代社會男耕女織的生活面貌。千百年來,那頭促成牛郎與織女姻緣的老牛,在人們心目中永遠是溫暖而高大的。
過去,我國各地還普遍流傳着“鞭春牛”的習俗。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冬去春來,大地複蘇,到了農耕的時節。據史料記載,自先秦時期起,每到立春之日,天子都要率領群臣到城郊舉行迎春的儀式。到了北宋時期,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開封府要向皇宮進獻“春牛”,春牛是用泥土塑成的牛。
各重要衙署也要置“春牛”于衙署門前,以示各級政府對農耕的重視。到了立春之日,便将置于皇宮及政府各衙署門前的“春牛”打碎,是為“打春”。市民們紛紛争搶被打碎的“春牛”殘片,抱回家裡,成為祛病、宜蠶、祈求豐年的吉祥物。
舊時,農村沒有曆書,民間的年畫作坊入冬後會開印《春牛老吉祥圖》。《春牛圖》有很多種類,不同地方的年畫構圖不同,但主題都是一樣的。
年畫上大都畫一童子模樣者,手持一短鞭,倚卧在牛身旁。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節氣的月日表、“地畝經”等,供農家人耕作時按圖上節氣行事。
一幅《春牛圖》,在人們心目中預示着豐收的希望。“春牛”是我國民間最常見的吉祥圖案,也是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喜聞樂見、長盛不衰的繪畫内容。象征吉祥的“春牛”也成為彩塑、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作品中常見的題材。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幅簡單的生肖牛剪紙教程,看看是否能夠剪出孺子牛的精神頭。下圖便是最終的剪紙效果。
生肖牛剪紙步驟:
1、取一張正方形紅紙,沿中線對折
2、在對折好的彩紙上畫好圖案,見下圖。可以看出這隻是牛的一個大概輪廓,内部的花紋裝飾很少。
3、依照圖案剪下來,牛眼和鼻子可以需要摳剪一下。尾巴處的那一點镂空處可以用摳剪法也可以使用暗刀法來處理,隻要看不出痕迹即可。
4、展開後就是一頭壯壯的小牛、因為是對稱剪紙,剪好後我們會發現這頭牛多了一隻尾巴,把左邊的尾巴直接剪掉就可以了。下圖是最終的生肖牛剪紙作品。
以上便是本章節分享的生肖牛剪紙方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剪一剪,能夠剪出來的小夥伴們都很棒,也祝大家牛氣沖天,好運節節高。圖文原創,歡迎喜歡剪紙的朋友們點贊 關注,一起做趣手工,傳承非遺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