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頭回
來源産地敗醬科敗醬屬植物異葉敗醬及糙葉敗醬(山敗醬),以根或全草入藥。秋季采根,去淨泥土,曬幹。生于向陽山坡、尤多見于土層深厚的土坎上。野生于墓地及荒地邊。分布河南、河北、山西及東北等地。别名地花菜、墓頭灰、箭頭風、九頭鳥、追風箭、腳汗草、銅班道、虎牙草、擺子草、木頭回、自腳跟。
《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微酸、澀,涼。清熱燥濕,止血,止帶,截瘧。用于子宮糜爛,早期宮頸癌,白帶,崩漏,瘧疾。
《中藥大辭典》
味辛,性溫。入心、肝二經。治溫瘧,婦女崩中,赤白帶下,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味苦;微酸澀;性涼。歸心;肝經。燥濕止帶;收斂止血;清熱解毒。主赤白帶下;崩漏;洩瀉痢疾;黃疸;瘧疾;腸癰;瘡瘍腫毒;跌打損傷;子宮頸癌;胃癌
《中藥學》
苦、微酸澀,微寒。入肝經。收澀止血。用于崩漏、赤白帶下等症。
墓頭回為收斂止血的藥物,且有洩熱的作用,适用于婦女崩漏、帶下屬于血虛有熱的病症。治崩漏,可配合當歸、生地、赤芍等同用;治白帶,常配合金櫻子、苦參等同用。如症屬虛寒或有瘀滞者,應予慎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9-15g。外用:适量,搗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