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曉忠
進入2022年,人們打開各大銀行的手機APP發現,保本型理财産品不見蹤影,都成了淨值型理财産品,且所有理财産品都在顯著位置進行了風險級别标識。
這一變化源自2018年4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聯合印發《關于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這一實施業已三年多的《資管新規》,為金融機構設定了三年多過渡期,讓其全面清理保本型理财産品,2022年是保本型理财産品完成曆史使命,退出市場的元年。
在銀行理财産品面世15年來,老百姓普遍将其看作是存款替代品。保本且比存款收益率更高,成為了人們對銀行理财産品的樸素認知。
于是,“不能保本”四個字讓不少網友格外敏感,也讓很多人産生了不小的疑惑——以後理财産品該怎麼買?其實,這是一種由合成歸謬帶來的認知偏差。
銀行理财産品與存款有本質上的不同。存款是銀行對儲戶的負債,完全納入銀行表内資産負債表,且存款受到存款保險制度保障,屬于“剛性兌付”。
銀行理财産品則不同,其在法律關系下,理财産品購買者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關系是信托關系,銀行代客理财收取的是中介服務費,而非借貸款利差等。說白了,買理财産品,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其不負有剛性兌付義務,客戶需要自負盈虧,承擔一定風險。
而傳統的銀行保本型理财産品能給人們以保本型定位,主要源自其一直采取資産池運作、滾動發行、分離定價等方式,使傳統理财産品隻要不出現流動性風險,都具有一定的保本保息能力。當然,這是一種風險後置、收益前置的模式,在現實中給人一種銀行理财産品保本保息的固化思維。
之前銀行為何在宣傳和運作中模糊銀行理财産品與存款的關系,主要是因為儲戶存款屬于銀行表内負債,屬于剛性兌付,存款到期銀行需要還本付息,而理财産品銀行在法律上不負有剛兌義務,一旦發生風險,損失最終還是要客戶來承擔。
說白了,所謂“保本型理财産品”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銀行推出的保本型理财産品對購買者是不公平的,因為投資者獲得的收益與其承擔的風險是不對稱的,很多投資者也沒有相應的風險承擔能力。這也是《資管新規》要打破“剛性兌付”的根本原因。
那麼,保本型銀行理财産品退出曆史舞台,會對普通人的理财産品産生怎樣的影響?
首先是風險意識的培養。剛兌打破後,銀行理财産品的風險顯性化了,其實是有助于培養投資者的風險意識的,投資者會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風險可承載能力,慎重決定自己的投資選擇,避免了過去保本型理财産品在最終風險承擔者上的模糊化處理。
其次,推動居民财富管理的專業化,防範居民金融資産的風險敞露。理财本質上是一種風險管理,《資管新規》全面實施,保本型銀行理财産品推出曆史舞台後,理财的敞口風險在普通人面前敞露出來後,普通人缺乏專業風險管理經驗和能力下,就需要專業的理财規劃師為其提供專業的服務,以降低理财風險、提高理财收益。
比如專業人士會根據人們的風險偏好、風險可承載能力等,為人們提供相應風險等級的風險資産配置策略,保障人們的金融資産安全。
總之,保本型理财産品退出曆史舞台,銀行理财産品淨值型回歸,并不意味着老百姓金融投資的風險提升。正相反,這一現象有助于促進廣大客戶的投資趨于理性,實現更好的風險管理和保值增值服務。
編輯|李勤餘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