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4日電 周朝辨華夷,大秦首一統,大漢威遠揚,盛世歸大唐。自古以來,地處中原的陝西備受帝王青睐,周秦漢唐四大王朝都曾在這裡定都,也留下了無數曆史文化瑰寶。本周由央視綜藝頻道(CCTV-3)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将開啟陝西曆史博物館專場,從170萬件展品挑選出三件獨具代表性的國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杜虎符、懿德太子墓壁畫《阙樓儀仗圖》,這三件國寶将在馬蘇、劉奕君、郭濤三位“國寶守護人”的精彩演繹下,展現自己的前世今生。
劉奕君登台講述國寶今生故事
馬蘇再演楊貴妃 展現唐朝“黑科技”
出道至今,馬蘇曾扮演過不少古代女子,與唐朝美人還頗有緣分。早在讀大學期間,馬蘇就出演了自己首部電視劇《大唐歌飛》,扮演“歌妃”許合子。2015年元宵晚會上,馬蘇又扮演了“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驚豔華美的造型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期節目中,馬蘇将再度化身楊貴妃,演繹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背後的凄美愛情故事。
此前在2015年元宵晚會上,馬蘇大秀舞技,将楊貴妃的美展現得淋漓盡緻。而這次在《國家寶藏》,馬蘇更多地诠釋了楊貴妃的心境,“這一次與其說是扮演楊貴妃,不如說是以楊貴妃的身份走進了曆史。”
根據史書記載,唐朝人無論男女都酷愛香料。節目中的這枚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就是一件來自盛唐的金銀器,做工精湛當不必多說,更神奇的是無論如何晃動,香料始終不會灑落。節目中,馬蘇還将邀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齊東方教授為觀衆揭秘1000多年前的唐朝“黑科技”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郭濤登台講述國寶今生故事
劉奕君演繹“反派”縣令 自嘲擅長演壞人
同樣是通過扮演與文物相關的曆史人物帶大家穿越時空,講述國寶的前世傳奇,馬蘇演了個美美的楊貴妃,而劉奕君卻演繹了一個反面人物——秦朝杜縣縣令赢杜,他也是《國家寶藏》開播以來首位演繹反派角色的國寶守護人。
在001号講解員張國立看來,曆史從來就不是一個單面體,身為國寶守護人,不僅故事要講得精彩,同時也要給大家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曆史。對于角色的反派屬性,劉奕君也毫不在意,還自嘲表示:“我擅長演壞人!”身為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劉奕君更為能守護自己家鄉的文物而興奮不已,甚至直言:“這個恐怕是我這輩子接到的最棒的角色了!隻要能把國寶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我可以扮演任何角色。”
作為戰國時期秦國的兵甲之符,劉奕君所守護的杜虎符是專們用作調遣杜縣兵将的重要工具,看似造型小巧,但卻有着無比重要的意義。據悉,如今存在于世上的秦朝虎符僅有三枚,每一枚背後都有着無比精彩的故事。
郭濤講西安話版“沒毛病” 守護家鄉國寶
除了為國寶甘心演反派的劉奕君,本期節目中,還有一位在西安出生長大的國寶守護人——郭濤。對于西安的曆史文化,熱愛家鄉的郭濤也是如數家珍,更直言為家鄉守護國寶是一件充滿使命感的任務。節目中,郭濤一登場就開始狂飙西安話,和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副館長程旭用西安話交流顯得格外親切熱情。
作為曾經的大唐古都,西安也就是曆史上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大都會,雲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口,堪稱東西方商業、文化交流的彙集地。據悉,長安在鼎盛時期常住人口高達185萬,流動人口也多達51萬,外國商人、使者、留學生、留學僧等總數不下3萬。
幸好,不少墓道壁畫記錄了當時的盛世景象。這次郭濤所守護的“懿德太子墓壁畫《阙樓儀仗圖》”就是陝西曆史博物館珍藏的一件精品。節目中,郭濤将扮演其中不起眼的一個儀仗隊小兵。現場,郭濤笑言,我本來還有機會演個太子,隻可惜他19歲就被武則天仗擊而死,死得太慘,所以覺得演一個普通小士兵也挺好。這樣的一個小兵會用怎樣的角度為觀衆展現大唐盛世?
除了演繹前世傳奇,節目中,郭濤還帶來了一個“複原者聯盟”,為觀衆講述國寶的今生。如此霸氣的名字背後究竟隐藏了怎樣的能人異士?他們又會帶來怎樣的故事?更多精彩,敬請期待12月24日19:30央視綜藝頻道(CCTV-3)《國家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