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省考延期,不少備考的小夥伴都一直在學習。并且延期筆試時間極有可能是在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這就意味着可以跟國考無縫銜接啦。
因此很多小夥伴就在問:國考和省考有什麼區别,考完了省考可以繼續參加國考嗎?
今天圖圖老師就來告訴你答案!
省考更有地域特點
筆試包括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兩部分。
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行測為統一一套試題,而申論分為省級以上和副省及以下兩類試卷,部分職位加試專業科目。
報考8個非通用語職位的人員,需參加外語水平考試。報考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特殊專業職位的人員以及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的人員需參加專業科目考試。省考和國考類似,但有些省份會根據自己的本省的情況略有改變。國考每年的題型比較穩定,省考則在國考的基礎上略加創新,以體現本省特色.
國考難度略大
就考試難度而言,國考題目難度要相對大于省考。國考行測題量比省考多,申論閱讀材料字數也比省考多,具體情況要參照國考及各省公考考試大綱和考試試題。
面試形式相同
國考和省考基本采用結構化面試,部分省份和國考職位采用無領導形式。
命題模式不同
國考一般有自己的命題組,由命題專家統一命題;省考試題分為獨立命題和統一命題,獨立命題的省份有自己的命題程序,統一時間考試的省份(聯考)則有國家命題組和各省命題組的共同參與。
題量有所不同
國考行測近兩年都是135道題,答題時間為120分鐘,省考會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考試為90分鐘100題,有些地方與國考一緻。申論考試一般材料數量各不相同,多數省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變化區間,如江蘇、陝西、多省省考曆年均比較穩定,江蘇在7-10則,陝西在6-11則,多省省考亦在6-11則的變化區間,而個别省份如北京、深圳等材料則數變化幅度較大,如北京在5-16則,深圳在2-16則。
今日備考小技巧:常識篇之宋史
一、宋代的時代分期
宋代的曆史被史學家劃分為了兩段:北宋和南宋。在這裡,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他們的各自的都城在哪裡?北宋的都城當時叫做“東京”,即今天的開封,因為開封在春秋時期是衛國都城--汴梁,故而東京又有汴京之稱。大家在做題的時候要知道這些詞都是一個地方。那麼南宋都城在哪裡呢?叫做臨安,今天的杭州。南宋北宋的分期是“靖康之難”,當時宋欽宗與宋徽宗兩任皇帝被金兵掠走,宋人南渡杭州,成為南北宋分期。
宋徽宗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皇帝,書畫能力極強,原創“瘦金體”。但是治國無方,與自己的兒子一同被掠走。“靖康”後,趙構帶領遺老遺少南渡,定都杭州,但是這些人并未一心複國,南宋林升有詩雲“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溫水煮青蛙,南宋終被元人滅。
二、北宋的知識點
在北宋知識中,大家首先要了解的是一個人--趙匡胤。在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做後周,當時有傳聞契丹來襲,趙匡胤帶兵迎戰,途中便發生了著名的“黃袍加身”。根據曆史的線索來看,這件事更像一場預謀,但是無論如何趙匡胤在随後的過程中統一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開創了宋,并且制定了良好的君臣關系原則、尊重文人的規矩。
關于趙匡胤,另一件事情是“杯酒釋兵權”。在曆任開國皇帝中,坐穩江山後如何防止武将的威脅都是頭疼的問題,“杯酒釋兵權”看似演技派,但其實一方面維護了武将的尊嚴與體面,另一方面也消除了威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