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自上市以來,半年時間股價從417.80港元下跌至83.95港元,市值縮水了1.38萬億港元。
股價之所以會跌這麼慘,一方面是因為上市前各種公關文吹的太狠,上市定價也過高;另一方面是因為不賺錢。
互聯網公司在盈利之前,燒點錢搶占市場份額是常規操作,但是快手虧的讓人看不到希望。
8月25日,快手發布2021年中報,上半年營業收入361.58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647.87億元,經調整淨利潤虧損96.89億元。
快手的幾百億虧損裡并非全部是主營業務虧損,還包含了"可轉換可贖回優先公允價值變動"。之前小米上市的時候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到期後,持有人有選擇贖回,或者随時轉換為公司股份的權利。快手将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指定為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
在快手經營業績好的時候,轉股權的估值也就随之提升,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作為公允價值計量的負債金額也會增加,與之對應的的是,在損益表上産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聽起來比較複雜,其實隻需要明白,快手的估值越高,淨利潤虧損就越多,反之估值下滑,虧損就會減少。
中報歸母淨利潤比上年同期減虧了,也就說明對應的估值縮水了。從經調整後淨利潤也能看出,快手上半年比上年同期虧損更多了。
1)公司二季度經調整後利潤虧損47.70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9.38億元,多虧損了28.32億元。
2)上半年經調整後淨利潤虧損96.89億元,上年同期虧損62.83億元,多虧34.06億元。
1
買量成本太高了
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都是積累用戶,然後通過各種方式變現。快手也不例外,快手的主要商業模式是通過視頻号積累用戶,然後通過打賞、電商和廣告變現。
很多人說快手是老鐵經濟,原因就是快手過去的變現方式是靠粉絲打賞變現,而二季度的數據告訴我們,老鐵們已經賞不動了。
二季度,直播業務收入71.9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8%,上年同期為83.40億元。
二季度,線上營銷業務收入99.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6.2%,主要是廣告收入增長。
二季度,其他服務收入19.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2.9%,主要是電商業務增長。
業務增速這麼猛,公司為什麼不賺錢?最主要的原因是買量(營銷費)的成本太貴了。
快手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主要的成本就是服務器托管費、寬帶費用、研發費用、主播分成、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
公司二季度銷售和營銷開支1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00.8%,占總收入的58.9%,二季度營收增速48.8%。
這也就意味着,公司将近60%的營收都用來打廣告買流量了,且對應的營業收入增速反而下滑了。
上半年銷售費用總額229.3億,比上年同期增長67.26%,上半年營收增速為42.80%。
花了這麼多的錢,平台的流量有啥變化呢?日活增長了14.2%;月活增長了5.86%。
2
行業内卷嚴重
短視頻發展到今天其滲透率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身邊依然很少看到有人在用快手。
對于快手來說,更加現實的策略是要吸引更多的用戶,同時把月活用戶轉化成日活用戶。但月活用戶的增速也就5.8%,說明流量池已經到天花闆了。
快手去年專門策劃了大型的明星活動,請來了周傑倫。
雖然傑倫的賬号還在更新,但點贊留言活躍度相比抖音明星還是差距一大截。畢竟傑倫的粉絲都是80-90後,大媽阿姨大部分隻知道鳳凰傳奇。
對比抖音年初請來的劉德華,抖音也在更新,點贊留言高的吓人,今年不少奧運冠軍也都入駐了抖音。
對于快手來說,策劃這種明星活動的效果可能還不如發點現金補貼,畢竟下沉市場用戶,追星真不如薅羊毛來的實在。
巨額的營銷費用打不出高增長的營收,反而會讓利潤表更難看,但是上有抖音,下有視頻号,快手真的沒得選。
除了流量之外,互聯網大廠之間的人才競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上半年,快手行政開支由上年同期的3.46億元,增加至二季度的8.64億元,增長149.4%,主要是員工工資福利增加。
上半年,快手研發費用由上年同期的13億元,增加至二季度的39億元,增長198.1%,主要是大數據及先進技術研發人員增加。
這就是内卷。可能很多人想問什麼是内卷?
舉個例子:在一個劇院裡,大家都在看戲,突然有個前排觀衆站起來了,周圍的人都在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
之後所有的人都站起來了,大家看的視角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都更累了。所有的人都很累,但沒有人選擇坐下,因為坐下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3
快手的估值
快手現在還在虧損,一家虧損的公司給出高的估值,是對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但快手很難給出估值。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很難預期五年之後的快手能不能盈利,也許五年之後快手已經不在了。當年如日中天的人人網,今天已經鮮有人知了。
快手現在局面很尴尬,前有抖音,後有視頻号,後面這兩家手裡都捏着用戶端,一個是新聞資訊龍頭,一個是即時通訊龍頭,快手隻能花更多的錢去買用戶。
在用戶體驗上,快手也很難做出更好的差異化服務,不僅如此,互聯網商帶貨賣假貨事件,有很多都源自快手。
為此,快手9月1日正式宣布:開展“售假售僞”專項治理。如果監管真的執行下去的話,快手電商業務是不是要下滑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