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1日訊 什麼是年味?一百個人可能就有一百種回答。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年味,是全家團聚的溫暖、辭舊迎新的雀躍,是富有傳統色彩的文化傳承。在博山人的回憶裡,酥鍋的味道就是過年的味道,那麼,酥鍋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美食?博山人對它情有獨鐘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酥鍋作為淄博博山地道的傳統美食,以前也叫酥魚鍋。是博山人年夜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菜。尋常的食材,獨到的做法,給予了酥鍋酥軟鹹香的口感。做法雖然複雜,但對于做了三十五年酥鍋的淄博原山賓館餐飲部經理宋彬來說,卻是信手拈來的拿手菜。宋彬告訴我們,由于博山酥鍋,食材豐富,每家每戶都會根據自家人的口味去選擇食材,因此,這道菜最大的特點是:家家做酥鍋,無一能重樣,正所謂“百家百味”。
在宋彬看來,酥鍋雖然隻是一道家常菜,但裡面卻蘊含了博山勞動人民飲食智慧的結晶。像選用的帶皮五花肉、豬蹄、鲅魚等屬于酸性食物,而白蓮藕、海帶、白菜則屬于堿性食物。在經過長時間的蒸煮後,食材中所含有的嘌呤,就會被充分溶解。宋彬說做酥鍋時,要先墊上網墊,這樣做可以能防止粘鍋。然後再放肉類。
五花肉的上面均勻的鋪一層蓮藕,一層素一層葷是酥鍋的最高境界,也是家境富足的表現。蔥和姜是酥鍋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蔥提香氣,去異味,姜味辛性溫,有去腥解膩的作用。撒完蔥姜又是一層平平整整的海帶,對于宋彬來說,做酥鍋做的不僅是技藝,還是一種藝術的享受。
宋彬說為了增加鍋的容量,我們可以在鍋的外圍把白菜幫豎起來,再在裡面加料。
裝鍋的道理雖然很簡單,卻又十分講究,耐煮不易糊的食材墊底,這樣的排序能讓肉、魚的鮮香最大限度地和蔬菜融合。其實,酥鍋的境界就是打破了各種食物之間的邊界,融合了百菜百味,讓藕片、白菜、海帶、豬蹄、鲅魚這些看似毫不沾邊的食物,不但能非常和諧的相處,還能形成一種獨特的口感。宋彬告訴我們,做酥鍋不需要額外加水,因為白菜本身就含有大量水分,并且白菜本身那鮮甜的味道,也是酥鍋最重要的底味。經過一下午的準備,這份酥鍋正式開啟了它長達一夜的蛻變酥化。滋味浸透的背後是小火長時間的煨㸆,未來八九個小時裡宋彬和他的徒弟将默默守護在爐邊,在宋彬看來,現在很多酥鍋沒有酥鍋味就是因為偷工減料、縮短了熬制時間。
天剛蒙蒙亮,炖煮了一夜的酥鍋,也漸漸成型,煮好的酥鍋隻需要最後一道工序便可端上餐桌,那就是慢慢冷卻。宋彬說在博山酥鍋都是涼着吃,涼着吃比熱着吃的味道要好。
幹一行就要愛一行,愛一行就要謀一行。為緊跟原山發展步伐,宋彬不僅利用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和每天下班的時間,自學掌握了八大菜系主要代表菜的制作,還把魯菜的傳統美食技藝與現代菜品相結合,開發了槐花宴、森林康養宴、綠水青山養生宴等具有原山特色的宴席。
俗話說“聞到酥鍋味,就到春節時”,如今,在原山艱苦創業教育基地餐廳,師傅們正忙碌地裝鍋,這些酥鍋将會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20多個省市區。
博山作為魯菜發源地,宋彬期待博山酥鍋、博山香腸、博山肉幹等特色美食的品牌價值能得到深入挖掘,形成合力向外推廣,把博山美食做到世界舞台。
酥鍋,沒有俏麗的外形,沒有奪目的色澤,卻以其醇香軟滑的口感征服了博山人的味蕾。博山酥鍋從來就不單單是一道美食,是在外遊子寄托思鄉之情的載體,也是博山人對年味的向往之情。
閃電新聞記者 劉磊 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