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61.53%的糖尿病患者正使用胰島素治療,其中使用胰島素筆的人數占總胰島素治療的90%以上。
規範的胰島素注射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20億人次實施注射治療,其中50%左右操作并不安全,同時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血糖達标率隻有37%。
1.注射時沒有更換針頭
重複使用針頭會造成多方面弊病:注射部位皮下組織明顯增生、硬結,增加疼痛,緻針尖部分折斷在人體内,甚至造成皮膚感染,且未做到每次注射後将針頭丢棄,緻針頭與筆芯在相通的狀況下保存,這使得筆芯内易進入少量空氣導緻胰島素成分發生改變。
如果是預混胰島素,還會因為熱脹冷縮,藥液從針頭流出,使混合比例失調,後果請自行腦補……
2.注射前沒有排氣
如果使用胰島素筆之前未正确排氣,存留的空氣氣泡将占據刻度視窗或者因為胰島素筆的推杆和胰島素筆芯未相互接觸,而造成胰島素注射劑量不準确。
因此,每次注射前進行正确的排氣,避免打空針,有助于确保胰島素注射劑量的準确性。
3.每次都在同一個地方“種草莓”
如果未進行規範輪換,将會産生不良反應,導緻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縮、增生、出現硬結、出血等異常現象,嚴重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從而影響血糖的控制。
4.注射後把針頭扔入垃圾桶
别看胰島素筆的針頭又細又小,好歹它也算是個被血液污染的醫療廢物。
日常僅作為生活垃圾處理或流失,可能造成家中小朋友在玩弄垃圾桶時遭受意外,或者人們在清理垃圾桶内垃圾的過程中被刺傷(這樣的血淋淋的場面我也見證了太多太多……),甚至可能在垃圾處理環節造成的人員傷害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因此,用完的注射筆的針頭一定要扔進垃圾桶。
5.胰島素筆芯不能凍,不能熱
作為一隻胰島素筆,你以為“我”肚子裡的胰島素都是“神仙水”,坐擁金剛不壞之軀,我能說其實它就是雞蛋清一樣的蛋白質體質嗎?
有把我凍僵的,有把我熱化的,甚至還有想讓我在有生之年體驗一把冰火兩重天的。
請問你見過大冷大熱大搖大晃還能好好好的雞蛋清嗎?胰島素的保存是有技巧的:
已開封的瓶裝胰島素或胰島素筆芯可在室溫下保存 (保存期為開啟後28天内,且不能超過保質期)。
未開封的瓶裝胰島素或胰島素筆芯應儲存在2~8 ℃的環境中,不可放入冰箱冷凍。
避免受熱或陽光照射,防止震蕩。
随身攜帶,避免托運。
6.胰島素發揮理想效果的5個前提
1)注射前:
複溫。未開封的瓶裝胰島素或胰島素筆芯應提前30分鐘取出,在室溫下回暖。
核對。部分糖友需聯合使用胰島素筆,甚至每天每次注射劑量不一,一旦弄混,造成的血糖控制不達标甚至低血糖。所以,注射前一定要看看醫生告訴你的注射劑量。
排氣。使用前及更換筆芯後均應排盡筆芯内空氣,不然怎麼知道注射進去的有多少是糖友需要的胰島素,有多少又會是悄悄混入的空氣呢?若為預混胰島素則要先搖勻再安裝針頭,否則可能在搖勻過程中使部分胰島素溢出,同樣會造成比例失調。
搖勻。當然這一步隻針對于使用預混胰島素的夥伴們,重要的事情再來一遍,如果不搖勻,注射進去的可就不是糖友想要的結果,而且剩餘胰島素的比例也會失調。
2)注射時
注射部位選擇:注射部位應選取皮下脂肪豐富的部位,以避免注射到肌肉而至胰島素因吸收速度增快使其作用時間縮短。
這些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側、上臂外側和臀部外上側。
腹部邊界:順着肚臍往下摸到的那塊骨頭上約一橫指,往上為肋骨最低處水平以下約一橫指,肚臍周圍約三橫指以外的雙側腹部;
雙側大腿前外側的上1/3;
雙側臀部外上側;
上臂外側的中1/3。
吸收速度(快→慢):腹部>上臂外側>大腿外側>臀部。
推薦:短效胰島素在腹部皮下的吸收速度較快,為使其盡快起效,其注射部位首選腹部。胰島素在大腿和臀部的吸收速度較慢,因此基礎胰島素的首選注射部位是大腿和臀部。
3) 注射方法
捏皮。捏皮的正确手法是用拇指、示指和中指提起皮膚。
溫馨提示:若把肌肉也捏了起來就達不到捏皮的初衷了!
進針角度:需注意如果使用較短針頭(4mm和5mm)時,大部分糖友可以不用捏皮,如果使用較長(≥6 mm)的針頭時,需要捏皮或45°進針。
4)部位的輪換
推薦方法:每天同一時間注射同一部位。每周左右輪換注射部位。每次注射點應與上次注射點至少相距約一橫指。避免在1個月内重複使用同一注射點。
5)注射後
拔針後請不要按壓我“種草莓”的地方。因為按壓後可能把注射入皮下的藥液壓出來或被棉簽上棉花吸入,使有效劑量減少。
使用後的針頭套上外針帽後旋下,然後尋找一個硬盒子或瓶子作為它的臨時安置房。
由上可見,學會正确使用胰島素筆對于控制血糖平穩起着多麼重要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