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之一,和詩詞,諺語,謎語一道成為國學文化的重要組成。
如今,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基本上都能随口說出幾句歇後語來,像“芝麻開花——節節高”“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些诙諧幽默的歇後語,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樂趣,還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短短一句話,就凝聚着很多的智慧在裡面,歇後語,作為一種絕妙的語言藝術,它以獨特的表現力,征服着世世代代的人們。直到今天,還在不知不覺中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今天,作者集中整理了一些歇後語,看看你知道哪些?覺得好,可以轉發分享給朋友哦!
邏輯推理類,歇後語
這類歇後語,是通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出後面的結果,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百川歸海——大勢所趨
蠍鳓虎子掀門簾兒——露一小手兒
弄堂裡搬木頭——直來直去;
冷水發面——沒多大長進;
黃牛肩腳——不負責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盤裡的卒子——隻能進不能退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軟不吃硬
故事類,歇後語
這類歇後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隻要知道了故事的來龍去脈的,都能了然于心。
劉備借荊州——隻借不還
林沖棒打洪教頭——專看你的破綻下手
曹操殺呂伯奢——将錯就錯
成吉思汗的兵馬——所向無敵
程咬金的三斧頭——虎頭蛇尾
楚霸王自刎——身敗名裂
楚莊王猜謎語——一鳴驚人
關公走麥城——驕必敗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曹操遇關公——喜不自喜
諧音類,歇後語
這類歇後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另一種意義。這類歇後語,總是讓人轉幾個彎才能恍然大悟,看起來更有一番滋味。
鼻孔裡灌米湯——夠受的
炒了的蝦米——紅人(仁)
揍雞毛——壯膽(裝撣)子
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氣
豆芽炒蝦米(小蝦)——兩不值(直)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淨是輸(書)
火燒旗杆——長歎(炭)
糞坑關刀──文(聞)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頭挂剪刀——高才(裁)
老爺下轎——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涼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無人
一腳踢翻煤油爐——散夥(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牛角抹油——又奸(尖)又猾(滑)
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蟲子鑽進核桃裡——假充好人(仁)
吃了一包回形針——一肚子委屈(曲)
短小、風趣的歇後語,經過了五千年曆史滄桑的沉澱、淬煉,蘊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平時生活中多讀讀歇後語,能夠讓人明曉哲理,提升智慧,原來一直想不通的道理在這兒呢!
讀者們,關于歇後語,你還知道哪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