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州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原因

廣州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18:13:28

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西漢時期,一條以中國徐聞港及合浦港等港口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貿易網絡。

廣州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原因(你知道嗎廣州是海上)1

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最重要的起點,長盛不衰。2000多年來,它在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種交流的基礎就是物質上的公平交易,互通有無。絲綢、陶瓷和茶葉是廣州古代對外貿易中的主要商品。

小編就海上“絲綢之路”發生在廣州的大事作簡單介紹。

先秦時期

為海上的“絲綢之路”的萌芽時期。

秦統一嶺南,港市開始形成。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

漢初南越國時期

番禺作為對外貿易城市的地位,已經确立,而海上“絲綢之路”也在此時期正式形成。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

交州郡治由廣信(今廣西梧州) 遷至番禺。由于海上“絲綢之路”不斷的發展,番禺附近已有種桑養蠶業出現。

分合浦以南為交州,以北為廣州,廣州因此而得名。廣州成了孫吳政權貿易的重要港口。

226年(吳黃武五年)

281年(西晉太康二年)

羅馬帝國遣使訪問中國,經過廣州至洛陽。由于使者是沿海路而來,因此,也被視為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402年(元興元年)

廣州已經成為南中國海外貿易的中心了。史載:“珍異所出,一箧之寶,可資數世。”

廣州是“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的港口,又是“四方珍怪,莫此為先”、“瑰寶溢目”的城市。

420年至589 年(南北朝時期)

594年(隋開皇十四年)

在廣州東郊黃木灣建南海神廟,反映海上“絲綢之路”日益繁榮,航海人員不斷增加,因而建廟禮拜,以适應航海人員的需要

607年(大業三年)

隋炀帝派常駿、王君政出使赤土國(在今馬來半島),出航地點在廣州。

朝廷下诏,加強市舶管理,說明廣州外貿進一步繁榮。

656年至661年(唐高宗顯慶年間)

684年(嗣聖元年)

廣州都督跻元睿因放縱部下,侵擾來廣州經商的外舶,被憤怒的外國商人刺殺。

716年(開元四年)

朝廷批準張九齡開鑿大庾嶺道,以解決嶺南至中原的交通運輸,進而促進廣州外貿的發展。

政府劃地為“蕃坊”(在今光塔路一帶),專供外僑居住。大批阿拉伯商人到廣州經南,帶來伊斯蘭教,建懷聖寺以及光塔。

唐朝中期

768年(大曆三年)

李勉任廣州刺史,因為官清正,來廣州經商的外舶大增,由過去一年的四、五艘,增至四十餘艘。

785年至805 年(貞元年間)

賈耽編寫《廣州通海夷道》,以廣州為始發港的海外交通航線,已延伸至波斯灣一帶。廣州,也是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2月,宋軍攻下廣州。6月,以潘美、尹崇珂為廣州市舶使,着手成立市舶管理機構。

971年(宋太祖開寶四年)

982年(太平興國七年)

麻逸國(菲律賓)商船到廣州是為曆史記載菲律賓與廣州貿易之始。

1004至1078年(景德年間)

經略高紳建西澳碼頭(今南濠街),既為船舶避風,也便利貿易。

廣州知州邵煜,開鑿城濠,方便交通,抗禦台風,為市民做好事,為海外貿易創造有利的條件。

1008年至1016 年(大中祥符年間)

1077年(無甯十年)

廣州市舶司收購乳香占全國乳香收購量的98%。是雖三處置司(明、杭、廣),實隻廣州最盛也。

1080年(元豐三年)

宋廷以廣州為試點,制訂《廣州市舶條》,并以廣東轉運使孫逈為首,組織班子,向全國推廣。此“市舶條”是為中國最早的市舶管理條例。

明、杭、廣三司市舶收入達200 萬缗,廣州貿易為全國之冠,其收入最少有120萬缗。

南宋渡江初期

1156年(紹興二十六年)

外商蒲晉、蒲延秀因經常支持廣州外貿,成績顯著,對繁榮市舶作出貢獻,被分别授予忠訓郎和承信郎的官職,以資鼓勵。

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

朝廷命廣東招讨使楊廷壁,出使印度,招谕印度半島和東南亞國家前來通商。

元朝廷建立廣州市舶司。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

1297年至1307年(大德年間)

朝廷命廣東招讨使楊廷壁,出使印度,招谕印度半島和東南亞國家前來通商。

1322年(至治二年)

意大利天主教傳教士鄂多立克由海路抵廣州,稱廣州為辛迦蘭大城,城内有龐大的船隊,其數量比當時整個意大利的船舶還要多。

中世紀四大旅遊家之一,摩洛哥人伊本·白圖泰來遊廣州,稱廣州為世界大城之一,市場之優美,為世界各大城所不能及。造船業發達,能造載1000人的遠洋船舶。廣州船舶遠航至印度半島及波斯灣等地。

1347年至1348年(至正七年至八年)

1368年(明洪武元年)

明太祖命廖永忠率兵,由海道攻打廣州,元守将何真投降。

1369年(洪武二年)

改元朝的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治所廣州。廣東省之名自此始。

設廣州、泉州、甯波三市舶司。

1370年(洪武三年)

1374年(洪武七年)

明太祖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海禁,不準“片闆下海”。罷三市舶司,禁止私人通商海外,對外貿易以朝貢的形式出現,叫“朝貢貿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