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5:23:57

世界上有多少魚類?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26000種左右,生活在不同環境裡的魚類有着各自的特點。

可是,對大多數普通的我們而言,我們對魚的認識很少,也不關心,但是我們卻有一個驚人的共識——“魚的記憶隻有7秒”。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魚的記憶真的隻有)1

這個共識紮根在我們腦海裡,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會用“你是魚的記憶嗎”,這麼一句話來諷刺别人的記憶力很差。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魚的記憶并不是真的隻有7秒,而且在科學界早就有相關的研究了。

最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一些生物學家就開始以金魚為對象,在與魚類記憶相關的領域展開了研究。研究過程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魚的記憶真的隻有)2

1、産生光躲避行為:科學家們先把一道激光從魚缸一端發射,激光發射20秒後,就在激光發射端進行電擊,這些魚類就會迅速遊到另一端躲避電擊。

2、記住光躲避行為:如此重複多次,接下裡,隻要激光發射,金魚就會主動遊到另一端,此時早已沒有了點擊的刺激。

3、忘記光躲避行為:繼續重複激光發射,金魚依舊會遊到魚缸另一端,直到一個多月後才會忘記,這時候單獨發射激光已經不再遊到另一端了。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魚的記憶真的隻有)3

無獨有偶,除了對金魚展開研究,科學家們還對“天堂魚”進行了相關研究。最後發現,天堂魚竟然能夠記住它們的“陌生鄰居”,而且一記就是好幾個月。

除了金魚,在斑馬魚身上也有相關的研究,結果這種魚也能夠擁有中長期的記憶,經過測試後,這些斑馬魚能夠根據信号燈的顔色确認啥時候吃飯,以及如何遊出迷宮。不僅如此,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科學家們還發現:斑馬魚還可通過DNA甲基化(表觀遺傳學)的方式将記憶傳遞給後代。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魚的記憶真的隻有)4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見到類似的例子,比如說在一些觀賞池塘裡,裡面的魚每當遊客走近時,就會主動遊到岸邊迎接即将到來的食物。

除此以外,一些小夥伴還會有這樣的好奇:魚生活在水裡,它會不會喝水,會尿尿嗎,會流淚嗎?

這要根據魚的種類來區分,不同環境下,魚類“喝水”的方式并不一樣。從表面來看,魚類因為需要在水中獲取氧氣,所以一直在“喝水”。但是,淡水和海水的含鹽量是有所區别的,因此魚類為了保證自身滲透壓的穩定,“喝水”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别了。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魚的記憶真的隻有)5

對淡水魚類而言,它們體内的含鹽量要高于它們所生活的液體環境。為了保證穩定的滲透壓,大量的水分會穿過細胞膜,進入到細胞内,維持穩态平衡。因此淡水魚可以說一直處于被“灌水”狀态。當然,這種灌水肯定不可能是單方面的。為了保持穩态,這些水需要通過其它的方式被排出體外:這這個過程中,淡水魚的腎髒會将水的鹽分進行回收,然後排出組織,最後經膀胱和洩殖孔排出體外。

對鹹水魚來說,海水裡的鹽分非常高,它們體内的滲透壓是遠低于外界的,為了維持穩定,大量的水分就會被排出體外。這時候,鹹水魚就需要“主動地喝水”,用于保持身體裡的含水量。當然,不管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它們都會進行新陳代謝,因此鹹水魚也會通過腎髒将水分排出體外,隻不過排出量要遠小于淡水魚。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魚的記憶真的隻有)6

總的來說就是,淡水魚和鹹水魚都要喝水,鹹水魚主動喝水,尿液很少,而淡水魚被動灌水,尿液很多。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一些魚類為了适應複雜的環境,進化出了一些特有的方式用于穩定自身的滲透壓。比如鲨魚,它們就會将身體産生的尿素留在體内,讓自身的滲透壓始終略高于海水。不僅如此,鲨魚并沒有膀胱這個器官,它們的代謝廢物和廢水都是通過皮膚直接排出體外的。因此可以這麼說:鲨魚隻流汗,不撒尿

魚為什麼不在氧氣下呼吸(魚的記憶真的隻有)7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魚類的記憶不隻7秒,但是你要問最長能保留多久,那我隻能回你一句:子非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