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之所以成為現代人追捧的養生之法,是因其綠色、天然、安全、無副作用。一般針對不同的病症,中醫總會給出多個穴位,這麼多穴位,究竟先灸哪一個?
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就跟吃西藥分飯前、飯後吃一樣,時間不對,多少都會影響到藥效的吸收。同樣,艾灸穴位的先後順序,在一定程度上,對艾灸的療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艾灸的順序吧!
1
艾灸穴位順序
“藥王”的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記載着:艾灸應當遵循先陽後陰,先左後右,向上後下的原則。
那人體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陰陽的呢?
作為農耕大國,古代先民一般都過着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中醫将背部、上身歸之于陽,腹部、下身歸之于陰。在陰陽學說中,頭為陽、足為陰;左為陽、右為陰。
所以,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施行灸療的順序,一般都是:
先灸上部,後灸下部
先灸背部,後灸腹部
先灸頭身,後灸四肢
先灸左側,後灸右側
在日常保健艾灸時,按照以上方法艾灸,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當然,中醫講究辯證施治,很多病症調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一般是以先緩解症狀為先,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點穴位等。
2
艾灸最佳時間
據《内經·靈柩》記載:古人又将一天分為春夏秋冬四個時期,早晨為春、日中為夏、日落為秋、半夜為冬。
按照具體時間來分便是:
淩晨3點到上午9點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點到下午3點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點到晚上9點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點到淩晨3點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都開始升發,借助這個時間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針對陽虛、氣虛質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溫,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當然根據不同體質和病症,艾灸的時間也不一樣,如調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點灸,養腎在下午5-7點灸,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養生保健一般為:上午10-11點;下午2—4點為宜。
3
從年來說,節氣灸、夏冬季灸最好
一、以季節來說,夏季、冬季艾灸療效最好。
夏季尤其是三伏天,為一年中陽氣最旺之時,此時人體陽氣最旺,新陳代謝旺盛。天陽下濟,地熱上騰,天地之氣上下交彙,此時人體最應該順應天序,養好陽。
此時艾灸不僅可以抵抗夏季的暑、濕不生病,還可以為秋冬儲備陽氣,讓冬天有足夠的陽氣對抗陰寒之氣,提高抗病能力,一整年都少生病。
冬天、尤其是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幹燥,毛孔閉塞,在此時進行艾灸,能溫陽益氣,提高抵抗力。
因此,每年冬天、尤其是三九天時進行艾灸,可以加強和鞏固夏季的艾灸療效。
二、以一年來說,節氣艾灸效果最好。
人感天地之氣而生,必然受天地之氣影響。節氣時天地氣機變化劇烈。
春夏屬陽,春溫而夏熱,溫熱為同類,從春變為夏即從升變為浮,升已自然浮;秋冬皆屬陰,秋涼而冬寒,涼寒為同類,從秋變為冬即從斂變為藏,斂已自然藏。
但從夏變為秋卻不同,夏屬陽秋屬陰,從陽變為陰需要一個樞機。這個樞機為陽樞,名為少陽,少陽為相火,火氣發力,則能扭轉陽氣上浮的态勢,由浮變為斂;
從冬變為春亦如此,冬屬陰而春屬陽,從陰變為陽也需要一個樞機。這個樞機為陰樞,名為少陰,少陰為君火,火氣發力,則能扭轉陽氣閉藏的态勢,從藏變為升。
所以,人身有兩個樞機,一則少陽,一則少陰,兩個樞機皆屬火。人以火為樞機,因為人的生命即是一團陽氣。人的生命源于太陽,太陽為火,人亦如此,以火立極。生命的陰陽變化,需要火力來作為樞機。
自然界有陰陽的升降變化,陽升陰降,升極而降,降極而升,故二至(夏至與冬至)是大的節點;升降平衡,陰陽均等,二分(春分與秋分)亦是重要的節點;再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為大的節點。
六氣變化亦有六個節點,包括大寒、春分、小滿、大暑、秋分、小雪。以上這些都是比較大的節點,也是最需要樞機發揮作用的時候。
逢節氣之時,人氣亦變化劇烈,氣機必滞塞難行,體虛之人即容易生病,甚至病情加重或舊病複發。要想順利通過,需要用火來樞轉。
艾灸用的是純陽之火,所以說,24節氣前後的一星期左右是用艾灸防病、調病的好日子,不可錯過。
建議大家在節氣之時,用能量平衡灸的保健灸,即艾灸中脘、神阙、關元穴來保健養生,有降陰濁洩風氣、扶陽固本之功。
1
艾灸中脘穴
【作用】中腕穴為手太陰、手少陽、足陽明之所生,任脈交會穴。它可以調理一切腑病(胃、膽、胰腺、大小腸),尤以胃病為先,有健脾祛濕、疏利中焦氣機、補中氣的功效。胃為五髒六腑之海,故雲“得胃氣者生,失胃氣者死。”凡病者首應調和胃氣,胃氣調和則谷氣生,故此穴為養生保健要穴。
【部位】中脘位于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時間】艾灸10-15分鐘。
2
艾灸神阙穴
【作用】神阙穴是人體生命最隐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長壽大穴。是循行于人體前面正中線任脈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氣出入的門戶。艾灸神阙可以調理身體虛損、虛弱的症狀。
【部位】神阙穴在腹中部,臍中央。
【時間】艾灸10-15分鐘。
3
艾灸關元穴
【作用】關元穴為真陽所居、化生精氣之處,是增強元氣的大穴位。艾灸關元能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血液充盈,能培腎固本,補氣回陽,通調沖任、理氣活血。
【部位】關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
【時間】艾灸10-15分鐘。
4
從每個月來說,月初八灸最好
月初8天是陽之升的8天,從朔月至眉月,再到上弦月。
朔月,月相尚未出,但陽機已動,非為晦月之月終可比。彼為陽之終,此為陽之始。雖未明見,但其陽機則完全不同。
此時可以坤卦配之,但為坤末,陽動之初。眉月,陽氣始升,月相将明,故以陽氣始生之震卦配之。值此時,當助陽以促陽之升。
上弦月,也就是陰曆的初八,月相半暗半明,陰陽相當,然其時月相雖明而猶虧,故以陰陽相搏之陰卦離卦配之。離卦從陰陽裡講,既是陰陽各半,也是陽之旺極之象,這是後天八卦的理解。
因此,從坤到離,是少陽始升之時,這個時間段裡,正好是農曆的初一到初八,一個月之裡用灸法最妙。
5
從每天來說,午時前後灸最好
據《内經 · 靈柩》記載:古人又将一天分為春夏秋冬四個時期,早晨為春、日中為夏、日落為秋、半夜為冬。
按照具體時間來分便是:
淩晨3點到上午9點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點到下午3點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點到晚上9點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點到淩晨3點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都開始升發,借助這個時間艾灸可以事半功倍。
值得注意的是晚上11點後,除非是急症,否則就不能再灸了。
中午11點—1點是午時,是心經工作的時間,心在五行中屬火,古人有“子午覺,卯酉功”之說,所以,午時也不适合艾灸,如果午時艾灸,很容易引起上火。
一天中艾灸養生保健一般為:上午10-11點;下午2—4點效果最佳。
當然根據不同體質和病症,艾灸的時間也不一樣。
這和十二經絡的運行時間有着密切的關系,現在一晝夜是24個小時,古代是12個時辰,這12個時辰分别為十二經絡所主,就是說每一個時辰有一條經絡主要工作,在身體裡起主要作用。
12時辰分别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子時是晚上11點——淩晨1點、醜時是淩晨1點——3點、寅時是3——5點、卯時是5點——7點……亥時是晚上9點——晚上11點,正好一晝夜。
子時是膽經工作、醜時是肝經工作、寅時是肺經工作、卯時是大腸經工作、辰時是胃經工作、巳時是脾經工作、午時是心經工作、未時是小腸經工作、申時是膀胱經工作、酉時是腎經工作、戌時是心包經工作、亥時是三焦經工作。
比如這裡又有問題了,肺不好,總不能大半夜不睡覺起來艾灸吧,這時候就要用到表裡兩條經絡,或同名的兩條經絡的關系了。
比如,肺經和大腸經是一對表裡經的關系,就像夫妻關系,但是大腸經是早上5點——7點工作,也不合适艾灸。
肺經是手太陰經,足太陰經是脾經,肺經和脾經就是同名的關系,就像兄弟關系,脾經是早上9點——11點工作,這時候艾灸,治療和肺有關系的問題,效果就好。
肺在五行中屬金,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土是生金的,金是生水的,根據“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原則,如果肺實熱,可以在下午5-7點腎經工作的時候艾灸,因為腎屬水。
其他的都是一樣的原則,可以舉一反三。其實這不存在早上灸好,還是晚上灸好的問題,關鍵是看你解決什麼問題。
6
艾灸注意事項
1、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不宜艾灸
2、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艾灸時不要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4、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于體溫。艾灸後最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為宜。
5、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于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産後風疾病,灸後30分鐘可以着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6、艾灸後20-30分鐘後在洗澡,這時經絡也基本處于灸後的修整狀态,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在用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艾灸小貼士:防止暈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靜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