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的思想與内涵

道德經的思想與内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23:18:25

我們今天接着聊《道德經》,這部經典洋洋灑灑五千言,幾千年來,不知道被多少人研究過,不知道被多少人注解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一時看得是雲裡霧裡,暈暈乎乎,今天我們就追根溯源,直搗黃龍,簡單分享一下這部經的本質内容。

大家都知道《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就是“道”,但要想把“道”說清楚,讓人都能夠理解,又很難,所以老子才寫了一部《道德經》,其實都是在講這個“道”。那“道”到底是什麼呢?《道德經》上講的也很明确,其實無非就兩個字:“無和有”,把這兩個字搞明白了,這部經也就讀懂了。

道德經的思想與内涵(道德經的核心思想)1

古人著書寫作,都是開宗明義,單刀直入,直接把中心思想呈現出來,然後再逐層展開,這就是大道至簡,沒那麼多彎彎繞繞,所以一旦你喜歡上了古人的經典,白話文所寫的文章你就看不下去了,實在是啰裡啰嗦,味同泔水一般。

《道德經》第一句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雖然這個“道”很難用語言描述出來,講出來了就不是原汁原味的“道”了,但是還要講,還是要命個名字,這叫文以載道。那什麼是“道”?馬上就展開了: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道德經的思想與内涵(道德經的核心思想)2

“道”是什麼?就是“無”和“有”這兩個字。

“無”,就是開天辟地時最原始的那個東西;“有”是萬事萬物生成的開始。因為最初的那個“無”,才有了後來的“有”;沒有“無”就沒有後來的“有”,沒有“有”,也就談不上原來的那個“無”。這句話說得可能有點繞,下面舉個簡單例子,便于大家理解:

我們住的房間,中間是“無”,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我們人進去以後,就變成了“有”。正是因為那個“無”,才會有我們進去以後的那個“有”,如果這個房子是實心的(這個例子可能不太恰當,房子如果實心的,那就不應該叫房子了,那是一對混凝土。這不重要,方便大家理解就好),沒有“無”,我們人就進不去,也就沒有後來的“有”了。

所以這個“無”和“有”是不可分割的一對,兩個同時存在,這才是“道”,缺一不可。

道德經的思想與内涵(道德經的核心思想)3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因此我們常常保持一顆“無”的心态,直接觀察事物的本質,就能領悟到“道”的奧妙。“徼”是邊際的意思,如果我們保持“有”的心态,從現象看本質,也能窺探到“道”的端倪,結果和從“無”那領悟到的奧妙其實是一樣的。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所以說,這個“無”和“有”都是從最原始的“道”衍生出來的,隻是名字不一樣而已。這兩者都非常玄妙,是衆妙之門。

道德經的思想與内涵(道德經的核心思想)4

什麼是妙呢?就是說“無”和“有”這兩個字,是我們所有聽到、看到、感覺到、意識到的萬事萬物的那個源頭。我們經常說“妙不可言”,就是因為我們平常看到的都是事物的外表現象,當我們看到了事物的最原始的那個面目,事物的本質,事物的極限,我們就覺得很妙,換一種說法,那就是法喜充滿。

比如我們現在回想一下小時候,那時候經曆的酸甜苦辣、風風雨雨;那時候激動、興奮、痛苦的心情,現在想來,什麼都過去了,什麼都不複存在了,再去看當時的人和事,就看得很清楚,很透徹,這就是在“無”的狀态下,感覺到的妙。

道德經的思想與内涵(道德經的核心思想)5

再比如我們爬山旅遊,這個風景看看,那個風景看看,但都不是那麼過瘾,等我們爬到山的最頂峰,再往下一看,所有的風景一覽無餘,盡收眼底,美不勝收,這就在是“有”的狀态下感覺到的妙。

所以,《道德經》裡講的“道”,就是“無”和“有”這兩個字,不可偏執于任何一方。你不能執着“無”,反正什麼也是無,索性不上班了,不掙錢了,不管老婆孩子了;也不能執着“有”,什麼都較真,遇到點挫折就痛苦不堪,要死要活,别人誇獎兩句,就飄飄欲仙,高興的一晚上睡不着,這都不行,這就落到兩邊去了。

總之,該“有”的時候有,該“無”的時候無,一切順其自然,這就近乎于“道”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