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文化習俗傳承

文化習俗傳承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5 13:12: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文化習俗傳承(風俗淳美代代傳承)1

圖①:位于和順古鎮十字路社區的民居“彎樓子”是當地著名的民居博物館,因其外牆呈曲線修砌而得名。 圖②:孩子們在和順圖書館看書學習。 圖③:水碓社區和順小巷,古樸民居掩映在碧樹紅花之中,宛如世外桃源。 資料圖片 圖④:進入和順古鎮,藍天白雲下,石牌坊氣勢恢宏。石闆大道與村中巷道銜接貫通,依山就勢的民居粉牆黛瓦、回廊轉閣,顯示出典雅神韻。 李鐘明攝(人民視覺) 圖⑤:和順古鎮中的石拱橋,此橋為進入和順古鎮主村落的必經之路。 資料圖片 圖⑥:水碓社區的戲台上,人們正在打太極。 段登剛攝(人民視覺)

文化習俗傳承(風俗淳美代代傳承)2

圖表數據來源:中宣部出版局

水碓社區位于雲南騰沖和順古鎮。這裡完好地保存了傳統風貌、街巷肌理、民風民俗,于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意猶未盡。

“極邊之地”——雲南騰沖。古村環山漸次遞升,小河蜿蜒繞村而過。群鴨戲水,村婦搗衣,暢遊水碓數日,讓人久久舍不得歸去。

鄉愁之旅,猶如翻讀一本流動又厚重的史書。百花吐豔,楊柳含煙,稻田裡翻滾出的是一部田園耕讀史;駝鈴叮當,百年亭台,中西合璧呈現出的是一部文化交融史。

數百年絲綢之路文明的孕育,風俗淳美,代代傳承,曆史在和順古鎮水碓社區寫下獨特的注腳。

極邊古鎮 絲路僑鄉

和順古名“陽溫暾”,當地流傳“河順鄉,鄉順河,河往村前過”,故改名“河順”,後取“士和民順”之意,最終雅化為今名。

水碓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寸守傳介紹,這裡是我國西南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早在明朝時,和順鄉民為了謀求生計,便沿着古道前往海外經商。

“過了霜降,各找方向。楸木開花,遊子回家。”和順的民諺唱着遊子思歸的心情,少小離,老大回。楸木開花,便是遊子歸家之時。

從一個邊陲之地,到文明禮儀之鄉,奧秘何在?《陽溫暾小引》或許能讓人一窺究竟。《陽溫暾小引》寫于清末,以手抄書的形式流傳和順百餘年,可以說是一部近代和順鄉民外出拼搏的必讀攻略。

“遊有方,急早回,以解親憂”“做生意,要公平,不欺老幼”……易讀易背,朗朗上口,辛酸苦辣的僑旅生活成為通俗易懂的處世哲理。“講孝道、求和順,走出去的和順鄉民亦商亦儒亦僑,為祖國、為家鄉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寸守傳介紹。

中西合璧 和順典雅

“一路沿溪花覆水,數家深樹碧藏樓”。在水碓社區和順小巷的大門口,挂着一副對聯,相傳是雲南籍近代學者袁嘉谷專為和順鄉民所作,這也正是和順自然生态之趣、人文和諧之美的最好寫照。

依山傍水的和順古鎮,擁有100多棟百年宅院、8個宗祠、9座寺觀,堪稱一座民居建築文化的“博物館”。上千幢特色民居鱗次栉比,妙在“和”與“順”。

在滄桑巨變中,和順的古建築群沉澱出“和璧隋珠,順時随俗”的底蘊。中式的月亮門,點綴上西式的陽台,這在上世紀20年代是一種時髦。如今,走在水碓的巷道上,依然随處可見這樣中西合璧的宅院。

“枕山、環水、面屏”,民居群落随形順勢,與鄰裡一道順巷而建,和睦而居。村落依山而建于坡地上,多“高牆窄巷”,為的就是不占用良田,節省出種植莊稼作物的土地。

走進一家民居改造的咖啡館,火山石作基,木質結構的古樸老宅,布局緊湊、用料考究、工藝精良,顯得厚重又典雅。水碓的民居多為合院式建築,一般由正房、廂房、廳房、照壁等基本元素構成。

徽派建築的神韻、江南民居的雅緻、西方建築的元素……風格各異的古建築群落兼容着不同的文化符号,不同的建築文化共存交融又各顯魅力,形成了獨特的古樸典雅、和順和諧的建築風格。

傳世家風 成風化人

沿着火山石鋪就的驿道緩行,村民李建華特意提醒記者注意腳下,中間的石闆平整穩當,而兩邊就稍顯坎坷崎岖。“這是燈芯路,中間的材質好,鋪起來平順好走,在過去是專門供老人、婦女和孩子們步行的。”

孝悌、禮義、仁愛、勤儉……在水碓,這些傳統美德體現在各個細節之中。不遠處的巷道口,一字形石構方門引人注目,門後有木構單坡瓦頂門房。“這是進入各巷道門口的總大門。”李建華說,過去和順通常都是聚族而居,每一族姓居住的地名和巷道以姓氏或籍貫命名,在巷道設一總大門,便是古代所稱的“闾門”。

“風俗淳美”“興仁講讓”“景物和煦”……闾門門額嵌有題刻,有些闾門兩側還镌刻着有教化之用的對聯。随着曆史變遷、人口繁衍,先後遷入的各姓人家逐漸雜居,但是這些地名、巷名及闾門一直沿用至今,成為“标識”。

近代以來,和順名人輩出,有哲學大師艾思奇,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教育家、原雲南大學副校長寸樹聲等。寸守傳說:“在一代代的傳承中,和順、仁義、堅忍、友愛,這樣的家風鄉風早已經成為大家共同的價值取向。”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漫步水碓,腳下斑駁的石闆磚和身旁滄桑的牆壁承載着曆史的厚重,數百年的時光雕琢了古村的詩情畫意。野鴨湖畔,家風文化長廊記載着和順數百年有口皆碑的家風故事。古樹掩映下,半月形的台子上,村民們正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有的拉拉家常,有的打着太極,觀山賞月,談天說地,一派和諧之景。

遊覽貼士

從騰沖駝峰機場駕車30分鐘左右便可到達和順古鎮水碓社區。

水碓依山臨水,曆史悠久。村中明清時期的古宅、牌坊、祠堂遍布,和順圖書館、元龍閣、艾思奇故居值得一觀。漫步巷道,就可以品味到正宗騰沖小吃,如餌絲、稀豆粉、大救駕、松花糕等。除了暢遊古鎮,還可于陷河泛舟,感受自然之美。

版式設計:張丹峰《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18日 06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