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智齒的真實面目

智齒的真實面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0 22:49:23

進化生物學家現在把智齒歸類為退化的器官,也就是由于進化而失去功能的那部分身體。在許多歐美國家,常規智齒拔除仍然是标準程序,但也有研究表明,這種做法可能有些過火了。

智齒的真實面目(智齒的起源及多餘的煩惱)1

(IC photo/圖)

無論發現與否,智齒可能就潛伏在我們的口腔中。它們似乎沒有意識到我們進化的下颌缺少空間,總是喜歡在一部分人的口腔中擠占一席之地。

據統計結果顯示,全球約35%的人一生中不會長出智齒,而剩下65%人的口腔中,則會有1到4顆(甚至更多)智齒潛伏其間。這些“多餘的”牙齒有些會長得很好,安穩地在人類口腔中“度過一生”,但也有不安分分子,最終會成為一種生物災難。

智齒在人類進化中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隐身”的智齒

人類牙齒的發育,從乳牙到恒牙,是一個有組織的過程,持續數年,第一顆臼齒大約在6歲時長出來,第二顆臼齒大約在12歲時長出來。智齒,或第三組臼齒,約在10歲時開始形成,是牙齒發育時間表上的最後一組臼齒,通常在16歲到25歲之間才會長出來,因為這個年齡的人據說會變得更聰明,因此第三顆臼齒被稱為“智齒”。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智齒的“發育”就會受到影響,有些會長歪,或者無法正确地穿透牙龈,引發炎症。

有些人從來沒有長過智齒,但對于那些長智齒的人來說,智齒的數量可能在1到4顆之間,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甚至會超過4顆。科學文獻還不能夠解釋為什麼每個人的牙齒數量不同,但是對于那些擁有這些多餘牙齒的人來說,智齒的存在可能會導緻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整個進化史上,人類的下颚變得越來越小,當智齒形成時,它們往往會受到周圍其他牙齒的影響或阻塞。此外,如果牙齒部分脫落,食物會被困在牙龈組織中,導緻細菌生長,甚至可能導緻嚴重感染。智齒不長出來,藏在牙龈中也會導緻口腔問題,比如恒牙擁擠或移位。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阻生智齒周圍的軟組織會形成囊腫。

有些病人的智齒和口腔中的其他牙齒功能一樣好,因此他們不需要動手術。但沒有人能預測第三磨牙并發症何時會發生。

進化的淘汰品?

智齒是什麼時候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成為未知數的呢?

人類學家認為,智齒是我們祖先早期飲食中以粗糙食物為主的進化結果,這些食物包括葉子、根、堅果和肉類,需要更多咀嚼力,導緻牙齒過度磨損。現代飲食以其較軟的食物,以及現代廚房餐具的叠代升級,如叉子、勺子和刀的使用,使智齒的需要不複存在。因此,進化生物學家現在把智齒歸類為退化的器官,或由于進化而失去功能的那部分身體。

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有巨大的後牙。像露西(Lucy)化石這樣的南猿物種(約200萬到400萬年前)的臼齒咀嚼面面積大約是我們今天的兩倍,這些生物隻有三到四英尺高,頭骨還不到智人頭骨體積的三分之一。自南猿時代以來,人類牙齒的大小一直在下降。到200萬年前,直立人的咀嚼面面積大約是今天的1.5倍。

随着人類的進化,牙齒的變化似乎與飲食和食物制作技術的進步相一緻。首先,在直立人的時代,用來搗碎和烹饪的石器已經軟化為野生食物,使咀嚼變得更容易。約12000年前,人類開始嘗試農耕,這種生活方式最終在大多數社會中生根發芽。家養食品,如小麥粉和牛奶,比野生食品更容易被食用。最後,食品生産的工業化使我們的飲食變得“柔和”。加工食品和/或農業飲食減少了我們下巴上的壓力,這是在青春期誘導完全生長所必需的。當我們成年的時候,可能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我們最後的臼齒。

2011年《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篇論文測量了6個農民和5個覓食群體存放在博物館裡的頭骨。吃軟質食物長大的農民,下颌一直較短,這就減少了牙齒形成的空間。全球人類下颌骨的變異反映了農業和狩獵采集生存策略的差異。據推測,狩獵、采集和農業種群咀嚼行為的變化是影響人類下颌骨形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這篇文章中,科學家測試了全球下颌形狀變化與生存經濟之間的關系,同時控制了共享人口曆史、地理和氣候的潛在混淆效應。結果表明,下颌骨與頭蓋骨相比,明顯反映了不同人群的生存策略,狩獵采集者的下颌骨始終比農民的更長。這些結果支持了以下觀點,即農民咀嚼壓力的降低導緻下颌骨的生長和發育不同。

2017年,PNAS上的另一篇文章指出,人類學家對更多頭蓋骨使用了更先進的統計方法,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們發現,覓食者和農民之間存在“适度”但可靠的差異,尤其是如果後者食用乳制品的話。随着時間的推移,其他研究人員也發現了這種趨勢,即在整個農業轉型過程中,人類頭骨形态的變化與工業化前農業群體較為溫和的飲食結構相一緻。

許多學者現在也提出,現代人第三磨牙的問題源于我們小時候吃較軟的食物,這是由于農業和工業化造成的。童年時期的硬食物似乎能刺激下颚的生長,讓嘴巴長得足夠長出三組臼齒。因此這個觀點認為,我們嘴裡的過度擁擠不是一個進化的問題,而是一個發展的問題。遺傳基因并不完全決定智齒的命運。相反,童年時期的飲食和咀嚼習慣可能影響最大。

拔掉,還是留下

有的時候,“安分守己”的智齒也會被拔掉,以避免将來的問題。然而一旦拔除,可能會出現傷口感染和神經損傷等并發症,并導緻生活質量下降。

在許多歐美國家,如美國和澳大利亞,常規智齒拔除仍然是标準程序。牙醫給出的理由是,讓智齒留在“家裡”隻是推遲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因為智齒患者稍後将會讓你面臨感染或并發症。基于這一邏輯,2011年,美國人拔掉了1000萬顆智齒。2015年的一項研究估計,澳大利亞因拔掉阻生智齒而住院的人數是英國的7倍。

但也有研究表明,這種做法可能有些過火了。

在2007年,《美國公共衛生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的一篇文章稱,至少三分之二的智齒拔除是不必要的。文章中提到,那些長在合适位置的智齒,不會造成任何麻煩。所以不應該簡單地為大多數年輕人做預防性的拔除,而應該隻拔除受影響的智齒。

“每個人都有患闌尾炎的風險,但你會把每個人的闌尾都切除嗎?”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正畸學主席Greg J. Huang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稱,“我不反對拔除智齒,但你應該做一個評估,并有一個很好的臨床理由。”目前還無法評估現階段“安分守己”的智齒是否會在不久的将來“釀成大禍”。所以,如何評估智齒是否應該拔除還需要進一步的診斷标準出台。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祝葉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