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導緻心梗的危險因素有:三高、不規律飲食、吸煙飲酒、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危險分子,它是動脈炎症的一個反應指标,它的數值越高說明體内“炎症”越重,發生心梗的危險越大。然而它卻很容易被我們忽略,它就是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是反應體内炎症水平的一個指标,而炎症水平的增高,可能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破裂,也是容易導緻心肌梗死的一個重要因素。
所以預防和治療心梗應該雙管齊下,既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要降低C反應蛋白水平,盡量控制在每公升2毫克以下。
如果三高、肥胖等危險因素都控制在了合理範圍内,但C反應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依然高出正常值,那麼心梗突發或複發的風險依然很大。
即便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和C反應蛋白指數正常,也不代表絕對的安全,隻是發作的可能性小一些。臨床上近80%的心梗是因為C反應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過高。
那麼,同樣是動脈粥樣硬化,為什麼有的人更容易發生心梗?這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以後,内膜的損傷程度不同,嚴重損傷時容易導緻血栓的形成。
而C反應蛋白升高,即炎症增多,容易增加内膜損傷,從而導緻血小闆堆積,形成凝血塊。如果堵住了整個血管,就會發生心肌梗死;如果堵塞部分血管,可能發生嚴重的心絞痛。而且心梗發作後C反應蛋白還會進一步增高。
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和C反應蛋白。對于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來說,阿司匹林也是常用的藥物。另外,生活習慣和低膽固醇飲食對控制C反應蛋白也十分重要。
很多人認為,吃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們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并且定期評估和調整治療方案,合理控制阿司匹林産生的副作用。
今日小結
C反應蛋白和低密度膽固醇都是預測心梗危機的重要指标。我們在體檢時要多加留心,用正确的方法,合理控制該指标的數值。
今日互動話題
你還有哪些能夠保護好血管健康的心得嗎?歡迎為我們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我是大醫生官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