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星期二
老婆說,兒子今天在和她聊天時,對過去一年在香港的讀書曆程發了一通感慨,其中用了一個詞讓她印象深刻,那就是“誠惶誠恐”。
兒子說的那通話的大意是:我原來在香港的時候,整天都“誠惶誠恐”的。現在回來内地了,感覺放松多了。
我的理解,兒子想表達的意思是,他在香港上學的過去一年中,由于人生地不熟,朋友也少,心理壓力大,所以心情一直處于緊張狀态,難得舒展放松開來。現在回到家裡了,一切都是原來的樣子,周圍都是原來的朋友,大家說話做事的路子互相都很熟悉,所以一下子放松了不少,就沒有必要再繼續“誠惶誠恐”下去了。
這應該是符合事實的猜測。雖然兒子在香港的時候很少表達自己的緊張和小心翼翼,但對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從一個内地北方二線城市突然轉到香港來讀書,什麼都是陌生的,适應階段的恐慌可以想見:到處都是看不見的規矩,動辄得咎的風險時時處處存在,雖然我可以給他一些指導和幫助,但大部分事情都還需要他自己去面對、去應付。尤其是在學校裡的時間,我顯然不可能陪在他的身邊提供具體指導,隻能靠他自己随機應變。不用說對一個孩子,就是我們大人,也會覺得有不小的壓力。
不過以前在香港的時候,兒子卻從來沒有和我提過什麼“誠惶誠恐”之類。相反,問他“感覺怎麼樣”的時候,他都是信息滿滿地說“挺好啊”,好像很享受在香港讀書生活的樣子。現在回家去了,卻“為賦新詞強說愁”來一句“誠惶誠恐”,聽上去有點裝深沉。話說回來,也許有些感慨,隻能在“曾經滄海”之後,才能發出來——彼時兒子在香港讀書,感受更多的是和爸爸在一起的快樂、和新同學在一起的驚喜,所以會暫時忘卻在周邊環境各種不利因素擠迫之下的恓惶;等到終于擺脫了那種禁锢,和眼下的自由自在、輕松惬意、毫無拘束相比,才會不由自主地給出一個回首往事式的結論,也屬正常,畢竟此一時彼一時啊(不知道兒子會不會另外有一種“老天爺,過去一年我都是怎麼過來的?”的感慨?)。在我看來,他的這個評價,與其說是一種抱怨,倒不如說是一種懷念。
兒子不無調侃的随口一評,卻事後諸葛亮般地洩露了自己過去一年中的軟弱和無奈,這大概是号稱性格要強的兒子所料未及的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