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活物資送到家暖心更放心

生活物資送到家暖心更放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11:10:09

生活物資送到家暖心更放心?【“武漢闖關”系列報道】,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生活物資送到家暖心更放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生活物資送到家暖心更放心(保供應保民生他們在接力)1

生活物資送到家暖心更放心

【“武漢闖關”系列報道】

光明日報武漢一線報道組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打疫情防控阻擊戰,實際上也是打後勤保障戰。在湖北全民居家戰“疫”中,保供應、保民生,與抓阻隔、抓救治同等重要。為了守護居民們的“菜籃子”“米袋子”,許多人在為之努力——從田間地頭到長途運輸再到分發配送,他們每一天都在進行着一場場接力,不僅給千家萬戶送去生活物資,還送去了一份安心和信心。

守好市民的“菜籃子”

守護菜籃子,首要就是保障生産。2月22日,300餘份蔬菜從江夏區金口街長江村的田間地頭直達金口集鎮的居民餐桌。早上6點,長江村的蔬菜大棚裡,菜農們正戴着口罩采摘蔬菜。“每個大棚最多兩個人,距離間隔兩米以上。”長江村黨支部書記陳定發說,每個菜農出門前都會測量體溫。

江夏區是武漢市最大的“菜籃子”基地之一,目前,江夏區在園蔬菜有8.3萬畝,總産量10萬噸左右,還可采收3萬噸左右;水産品養殖總水面達40萬畝,存塘總量5000噸以上,每日可上市量150噸左右;50個規模以上養殖場生豬存欄總量33.123萬頭,每日可上市量1700頭;23個規模以上蛋雞養殖場存籠總量139萬隻,雞蛋日上市量64噸。

為保障武漢市今後一段時期“菜籃子”有效供給不斷檔,武漢市将安排3000萬元應急資金,打通在園蔬菜生産上市渠道,支持搶播“快生菜”,鼓勵廣大業主于2月底前完成搶播“快生菜”10萬畝,

在武漢市東西湖區的一家“快生菜”種植基地的800畝蔬菜大棚内,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第二波“快生菜”播種,自動化的澆灌系統全部開啟,工人們正在采摘當天的蔬菜。

“綠葉子蔬菜按以往都是30天到40天采收。現在通過我們的技術,水肥一體化、大棚增溫,20幾天就可以上市。”武漢市強鑫蔬菜産銷專業合作社基地種植部經理蔣盛棟介紹,從1月18日開始,為保障“菜籃子”穩定供應,該合作社全體200名員工全部到崗。

做物資供應的“擺渡人”

運輸物流是串起生活物資供應鍊的動脈,物流通則物資穩,物資穩則民心穩。

26日早上8點,50輛軍用卡車排着整齊的隊伍,駛入江夏區中百集團生鮮物流園。這是解放軍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從2月2日起,他們開始承擔武漢市民生活物資配送供應任務,配合武商、中百、中商三大商超原有運輸車輛,從武漢市各大配送中心運輸蔬菜瓜果等生活必需品至各市内供應點,為武漢市生活物資配送體系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支援隊一中隊隊長向聖波介紹,支援隊共有130輛卡車,260多名官兵,這些官兵都是主動請戰來參加此次支援任務的。“作為軍人,當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義不容辭。”向聖波說。

為了提高裝車效率和安全性,支援隊每天收車後,都會讨論和總結,不斷改進裝車方法,現在,每車兩個人能在15分鐘内完成5噸物資的裝車,每日12點前,他們就能把所有物資運送到位。

這一天,隊員薛震與戰友劉洋一起,将一車新鮮蔬菜運送到了首義路中百倉儲。這一車新鮮蔬菜,将在這裡分揀包裝,供應到附近的19個社區,支撐起居民的日常生活。“我們供應點每天的新鮮蔬菜需求量非常大,幸虧有了解放軍的運輸支援,讓我們能夠向居民穩定供應。”中百倉儲首義路店經理李明轾說。

任務看似簡單,卻是體力上的巨大考驗。一車5噸的貨物,都是靠兩位隊員完成裝卸,每天回去的時候,他們常常感到“雙腿不聽使喚”,但他們沒有一個人因此懈怠。薛震說:“為群衆排憂解難是我們的責任,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連接到餐桌的“最後一公裡”

社區封閉管理後,武漢市漢陽區永豐街磨山社區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為居民每天“吃什麼”而忙碌。

為了保障居民的物資供應和安全,磨山社區采取團購模式,由社區直接跟企業對接,以相對優惠的價格團購物資,通過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将生活物資運送到社區裡,再分片區發放,連接上物資供應的“最後一公裡”。

2月26日,磨山集團總經理李偉跟武漢市蔡甸區某蔬菜大棚基地談妥了兩萬斤蔬菜,這批蔬菜将由集團出資,免費發放到轄區内5000戶左右的居民手中。考慮到量大而集中,為了居民的健康,社區決定由志願者将這批蔬菜分裝成份并逐一送上門。

27日一早,裝蔬菜的卡車就到了,志願者們立即卸貨分裝。11點左右,志願者們開始送菜上門。志願者劉紅英說,到了每一層,他們先敲門,等到屋裡有人回應了,他們就将蔬菜放在門口,等他們離開後,居民自行出來拿菜。他們挨家挨戶敲門,确保每一戶居民都能領到蔬菜。

有時候,免費送上門的菜也會“遭到拒絕”。有的居民說自己家還有蔬菜,要志願者把免費菜先送去人口更多或者經濟更困難的家裡去。

“能為居民們做點事,咱們累點沒關系。”劉紅英說,“大家每天的生活物資有了保障,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和信心。”

(光明日報武漢2月27日電報道組成員:光明日報記者蔡闖、安勝藍、張銳、陳怡、王斯敏、劉坤、張勇、晉浩天、章正、李盛明、姜奕名、盧璐光明網記者李政葳、季春紅、蔡琳)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28日01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