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拿開場評書表演者閻鶴祥鎮個樓,壯壯的2020評書不知什麼時候開箱。
順便說一下閻鶴祥在《德雲鬥笑社》的開場,怎麼那麼喜歡拍醒木?在書館裡的壯壯可不是這麼說書的。我估計是開場時間太短,引子就兩句,顯着後邊那章回體的主題不那麼給力,所以閻鶴祥拿醒木壯大聲勢。
想起廣播裡的一位主持人,用評書的形式說新聞,毫不誇張地說,20秒之内必拍一回醒木,我都替他心疼那醒木,都是好木頭制做,怪貴的。
壯壯出征圖
好的,書歸正傳。
本期女嘉賓周潔瓊我見過,在去年的《樂隊的夏天》,和旅行團樂隊搭檔演了一首《周末玩具》,得了倒數第一。我對她在本期綜藝的演出沒什麼印象,倒是對她最後投栾雲平的一票很感興趣,要知道栾雲平除了于老師給的一票,觀衆票一票未得。周潔瓊是看中了栾雲平哪裡呢?
我覺得就是當所有演員和節目都繁瑣、沉悶,啰裡啰嗦,你突然在裡邊發現一個說話簡潔的,表達清楚的,那他就是你的選擇,并不是因為他的語言能讓你笑。
也許是長途奔波太勞累,或者是拍綜藝那股興奮勁兒已經過了,總之,本期相聲大會是前五期最差。沒有最好,演員最差我投給尚九熙。說實話,到燒餅那段,我按了兩次快進。
九熙生活照
第一組:尚九熙、王九龍。我估計老郭實在是忍無可忍了,連"不改再往上走很難"的話都說出來了。金手指點撥了三期,要懂得取舍,可九熙執迷不悔,堅決不改。
九熙的作品我舉個例子,不知恰當不恰當。我小時候寫作文《上學》,就寫三段,一段100字,第一段早上吃飯,吃的什麼怎麼吃的,然後路上100字,看見什麼風景,沒準還撿了5分錢,到學校100字,放下書包,跟同學打招呼,背誦,最後還不忘把五分錢交給老師。也算前後呼應,自己覺得滿意。老師評語就四個字:不分主次。
為什麼這期九熙的相聲到最後觀衆笑不起來,你前邊這刺激一下,那撓一下癢癢,觀衆都笑疲了,再遇到同樣的包袱,當然沒興趣笑了。
本着激勵九熙的目的,我選九熙最差。至于九龍,我倒覺得,什麼時候能突破這種"中規中矩",才是真正提高了一個層次。
九龍生活照
第二組:秦霄賢、張鶴倫、栾雲平、楊九郎。這段相聲倒是緊湊,廢話少,主題也鮮明。但是一個最大的問題:笑料少啊!如果我們過分推崇這類相聲,那相聲又将回到暗無天日、默默觀看的2000年初。想想當初相聲為什麼不行的。
這段相聲除了張鶴倫前翻後抖的"總隊長媳婦是前女友"的包袱,其他環節無任何笑料。但也有區别,九郎這個是怎麼刨都找不出包袱,隻能拉黑了事。然後老秦的富二代和傻子人設都對,也有包袱,可就是使不到裉節上,哪怕關鍵時停頓一下,效果也會大不一樣。不知道這是不是老郭他們所說的"筋勁兒"。
栾雲平一如既往地穩定,能壓住台,九郎捧哏給捧哏膩縫也不錯。但相聲不搞笑,我覺得就是不對的。
老秦靓照
栾、楊、張劇照,抱的不知是誰
第三組:燒餅。上期剛誇完了燒餅,這期就慘不忍睹。說實話在看的過程中我快進了兩次。
燒餅這段讓我想起了牛群馮鞏在春晚的《最美母親》,燒餅也很想制造這種效果,但可惜差的很多。一是春晚經過無數次排練,那些現場觀衆都是安排好的,甚至有領掌制造氣氛,這場肯定辦不到,還有牛群馮鞏對觀衆極其準确精彩的評價。而燒餅就剩下插科打诨了。
想引申一下說說相聲和現在大火的脫口秀,想想還是不展開了,太長。就隻說我發現的:目前德雲社這幫演員如果不說傳統段子,而去改說脫口秀,還是很有難度的。文化程度也許會限制他們的創作。
燒餅婚禮照
第四組:孟鶴堂、周九良。老搭檔相見分外興奮。從開場孟鶴堂扮女人我就發現他像一個人,越看越像。這不活脫一個陳印泉嗎?這哪是九良媳婦上身,不分明是陳印泉附體嗎?敢情孟鶴堂去《相聲有新人》還偷藝了,簡直笑死個人。
這段相聲的前五分鐘堪稱全場最佳,但接下來就陷入拖沓、啰嗦中。他們這個和尚九熙那三大段不同,他們是習慣性的接話、重複,我覺得這都是在小劇場和商演中養成的毛病。為了滿足觀衆,德雲社小劇場和商演每場時間都抻得很長,這導緻演員在台上為熬時間而拼命墊話、啰嗦,忽視了作品的緊湊和完整。
前兩年愛聽北京文藝廣播的《開心茶館》,我發現開心茶館的主持人大鵬播放德雲社的作品時,除了老郭和高峰老師,以及以前的徒弟,很少播放年青一代的。放過幾段嶽雲鵬的,我們平時看視頻樂的不要不要的,但聽廣播就覺得啰嗦、重複,盡是廢話。也許這是德雲社年輕演員們需要加強的地方。
孟鶴堂、周九良生活照
好了,本期《德雲鬥笑社》就講到這裡,僅代表個人意見。圖片來自網絡。
我是獅子營老魯,希望得到您的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