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小,我們就聽過“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
一隻小青蛙每天都生活在井裡,井裡也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因此青蛙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滿意。每天,青蛙都是看着頭上的一片天空,悠遊自得,歡快地唱着歌。
有一天,一隻鳥兒飛到這裡,便停在井邊歇歇腳。
青蛙主動打招呼,說道:你好啊,你是從哪裡來的?
鳥兒回答說:我是從很遙遠的地方飛過來的,而且我還要飛到很遙遠的地方去。現在我感覺有點累,所以在這裡歇歇腳,休息休息。
青蛙很吃驚地問:天空不就是那麼大一點嗎?你怎麼說是很遙遠呢?
鳥兒笑着解釋說:你一輩子都生活在這口井裡,看到的永遠隻是井口大小的一片天空,又怎麼能夠知道外面還有更大的世界呢?
青蛙聽完鳥兒的一番話,驚訝地看着鳥兒,一臉茫然,心裡感覺很失落。
其實,當我們在嘲笑這隻“井底之蛙”的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井底之蛙”呢?
02
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是一輩子生活在一個地方,幹着一項工作,圍着家庭生活轉,憑借自己的過往經驗來認知世界、處理問題;
久而久之,腦子裡面也生長出了許多“傲慢與偏見”,自己已經成了“井底之蛙”而不自知。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世界上最大的監獄,就是我們自己的大腦,走不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到哪裡都是囚徒。每個人,都是自己把自己囚禁在狹隘的認知當中,好似井底之蛙,而且渾然不知。
人為什麼會慢慢活成了“井底之蛙”?
當我們吃一塹長一智的時候,擁有了很多生活經驗;
但是這些經驗有利有弊:好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封閉的思想卻讓我們停止前進。
03
當初,大清王朝以天國上朝自居,看不起其他國家,不願意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喜歡搞“閉關鎖國”那一套,最終慢慢落後而不自知,一步步走向滅亡,終被時代所淘汰。
其實,每個人都是局限于自我的一個小世界,陶醉在狹小的自我領域中,而看不到真實存在的大世界,看不清自己真實的樣子,也歪曲了世界的真正模樣。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寫道:
我們被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決定了自己,當我們以某種特殊經驗來作為自己未來生活的基礎時,很可能就犯了某種錯誤。意義不是由環境決定的,而我們則以我們賦予環境的意義決定了我們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的經驗以及賦予經驗的意義是錯誤,所以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将是錯誤的。
這就是《北大哲學課》這本書中所說:我們的世界就是我們自己的看法,有什麼樣的自我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
04
有句話叫:一千個觀衆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為什麼?
因為每個人看待事情和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而我們自身的能力和認知很有限,隻能看到事物的“冰山一角”,就像井底之蛙隻能看到一片天空一樣。
所以,我們再聰明、再優秀、再成功,也隻是一種自以為是,是一種相對的優越感罷了。
有些人一輩子待在鄉鎮上,感覺自己很牛,開着小汽車,衣食無憂,過着小康生活。但是去了縣城,一對比,又發現自己的成就算不了什麼。
住在縣城的人,感覺自己有車有房,工作穩定,小日子過得很美。但是他們一去市裡面走走親戚,又會覺得自己不如他人。
住在市裡面的人,住着更貴的房子,開着更貴的車,工作也很體面,感覺生活很安逸、很滿意。但是他們去省會城市旅遊,逛一圈後,看着眼前的高樓大廈和川流不息的景象,也會内心生出自卑,感覺自己活得像“井底之蛙”。
即便是省會城市的人,住在上百萬的房子,拿着上萬的月薪,孩子也受到更好教育,但是他們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走一走,看着别人動不動就上千萬的房子以及年薪百萬,也會感覺自己很卑微,活得就像“井底之蛙”。
所以說,每個人都是處于不同的位置,沒有絕對的優越感,隻有相對的優越感。
至多,就是有的人身處的“水井”大一點,有的人所待的“水井”小一點罷了。
05
莊子《外篇-秋水》中講到了一個很具諷刺意味的故事: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節漲起來了,千百條江河都一起注入黃河裡,使得黃河變得非常寬廣,兩岸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
“河伯”非常高興,自得其樂,認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他自己這裡,自己是全天下最厲害的了。
但是,河伯順着水流向東而去,一直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
看到眼前的一幕,河伯望洋興歎,感覺自己很渺小、很無知。
它面對“北海神若”慨歎道:
“聽到了許多道理,就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啊!我曾聽說有人說孔子的見聞淺陋,伯夷的道義微不足道,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見大海的廣闊無邊,我全相信了。我如果不是來到大海的面前來,那就危險了,我會永遠被有學識的人所譏笑。”
北海神若便列舉了井底之蛙的例子,讓河伯好好醒悟。
北海神若說: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了。但是海納百川,從來不會驕傲自滿,不會将水溢出去。大海的容量遠遠超過長江、黃河的容量,但是我作為海神從未曾借此自我誇耀,因為我在天地裡面,猶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樣,正感覺自己見到的太少,又哪裡還能自傲呢?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升職加薪、買車買房,感覺很得意的時候,也是像“河伯”一樣愚昧無知;我們本以為自己很牛,其實自己那點成就和更牛的人一對比,這也算得了什麼呢?
06
人生苦短,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得像“井底之蛙”一樣,隻是程度不同罷了。
我們若是想要在人群中追求一種相對的優秀、相對的成功,追求靈魂的自由,則需要丢掉“井底之蛙”的自大心理,做人做事虛心點,心懷敬畏,努力順應大道,并融入到道的法則當中去——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就如企業家任正非所說:當我們感覺自己很渺小的時候,行為才會開始偉大。
具體又該怎麼做,我們才能讓自己不至于一輩子活得像“井底之蛙”呢?
古人的一句話就是秘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我們要去讀萬卷書,開闊視野,與許多高貴的靈魂交流,不斷提升思想;
我們要行萬裡路,看大千世界,提升格局,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們要虛心向良師益友學習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走出思想的囚籠。
最關鍵的還是,我們自己要學會獨處與思考,好好領悟人生,接受自己的平凡,努力發現自己的天性,做最好的自己,實現人生價值。
如何開悟,我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參考借鑒一下:
一個人真正覺悟的迹象:認知自己
以上就是我們作為一個中年人的醒悟:我們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同時我們也可以積極自救,盡量追求身心上的自由。
看透人生真相,依然熱愛生活,我們才能越活越清醒、越通透!
與諸君共勉!
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琢磨君的這篇文章,可以點贊、收藏、轉發
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