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沿海的朋友來說,最棒的下酒菜莫過于海鮮大餐。但大餐不能天天吃,身體受不了,錢包也受不了。于是沿海人又研發了海鮮小菜,一碟煎魚幹,一盤烤紫菜,就能就一杯酒。不過,要說最讓人念念不忘的下酒菜,還是海蜇。
涼拌海蜇,可以加上老醋做成勁爽開胃的老醋蟄頭,還可以拌入冰塊做成清涼冰爽的涼拌海蜇皮。如果喜歡刺激一點的味道,綠芥末也是海蜇的伴侶。不過,大家發現沒有,平時我們吃的都是海蜇皮和海蜇頭,海蜇那麼大的身子到哪裡去了?
你以為它是水母,其實它是海蜇
水母和海蜇,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分類還是很簡單的,海蜇是水母,但水母不一定是海蜇。我們吃的海蜇,是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屬下的一部分可食用海蜇。
這也為什麼我們吃到的海蜇質感勁爽,而且牙齒咬到的是真實的食物,而不是一些水母那樣,剛撈上岸就化成水,難以保存。海蜇卻能在短暫時間内保持原樣,雖然需要快速加工,但沒有水母那麼脆弱。
水母全身含水率高達95%,有内髒,隻不過在化水的時候,這些内髒很容易被人忽視。我們在水族館裡,或是在海邊看到的色彩斑斓的水母,它們大多是不能吃的,而且長長的觸須上有毒素。
中國常吃的海蜇一般是這3種在中國,我們常吃的海蜇一般有三種,海蜇、沙海蜇和黃斑海蜇。最經典的就是海蜇,由于傘部光滑,口感脆嫩,還能長到臉盆大小,最關鍵的是毒素可以被明礬去掉,因此成了我們的桌上美餐。
而沙海蜇和黃斑海蜇,前者口感沒什麼嚼勁,後者傘部表面有許多短小而堅硬的凸起,經濟價值相對較低,市場占有率不高,價格比較便宜,不過喜歡這兩種海蜇的人比較少,還是吃海蜇的人多一些。
海蜇大面積爆發,能不能自己撈着吃?
有時候到了海蜇的繁殖期,不少人會看到海邊漂浮着大量海蜇,就想自己去撈海蜇來吃。但建議大家不要這麼做,就算自己是大廚,或是對烹饪有信心的朋友,也不要自行捕撈海蜇來處理,因為你根本沒辦法判斷,這些飄來飄去的海蜇是不是可食用的品種。
更何況,海蜇如果撈出水面,不盡快處理的話就會變成一灘水。雖然融化速度比其他水母慢一點,但是不專業的普通人還是沒辦法快速将海蜇處理好,就算遇到了可以吃的品種,又剛好能讓一個人拖上岸,也不建議自行捕撈海蜇。
海蜇的長須和毒素,一樣是人類需要提防的武器。觸須上盤繞着勾狀的細絲,噴出去可以刺穿并麻醉獵物,蜇傷人類可不是小事,如果有對毒素過敏的人,會出現窒息、皮膚紅腫等症狀。
沿海地區的人食用海蜇,也不是百分百安全的。将海蜇用明礬水浸泡,去除毒素的同時還能保證海蜇不融化,最後加上鹽腌制,做成鮮海蜇涼拌菜,才能端上客人的餐桌。一旦有一步不慎,都可能出現中毒的迹象。
海蜇的身體去哪裡了?
海蜇的處理,還是比較複雜的。當把海蜇撈上岸後,要進行分割,把會蜇人的長須去掉,再把海蜇的觸足切下來,這部分是可以食用的,因為肉厚,吃起來脆爽,因此被稱為“海蜇頭”。
海蜇上邊光滑的傘部就是“海蜇皮”,經過腌制以後就可以食用,其實這也是海蜇的身體,畢竟海蜇除了傘部、長須和觸足以外,就剩下一些内髒,依舊是海蜇的傘部和觸足中間一塊類似果凍的部分,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難以保存,隻能現取現吃,離開海岸邊就吃不到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