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二年級上冊語文思維訓練濫竽充數

二年級上冊語文思維訓練濫竽充數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09:33:41

二年級上冊語文思維訓練濫竽充數?  (一)課文原句:同上(三年級上冊第27課),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二年級上冊語文思維訓練濫竽充數?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二年級上冊語文思維訓練濫竽充數(不遷怒不貳過)1

二年級上冊語文思維訓練濫竽充數

  (一)課文原句:同上(三年級上冊第27課)

(二)文化因素:出自《論語·雍也》:“哀公問:‘弟子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者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三)文化内涵:引文的内涵是:魯哀公問孔子:“您的學生中哪個最愛學習?”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顔回的愛學習,不僅如此,顔回這個人,不把怒氣發洩到别人身上,不犯重複的錯誤。不幸他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這樣的學生了,再沒有聽說過顔回這樣愛學習的人了。”

從孔子的回答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第一,孔子認為所謂“愛學習”的标準是很高的,顔回去世之後,他認為“沒有愛學習的人了”。第二他認為“不遷怒,不貳過”是很好的待人和做人的品質。顔回的這兩種品質給他的印象很深。在哀公并沒有問的情況下,他就介紹給哀公了。

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的人是修養很高的人,是學習比較好的人。傳統文化提倡“喜樂時不議賞,發怒時不議罰”,就是給一般人提醒的。提什麼“醒”呢?因為一般人修養不高,做事時容易把自己當時的情緒帶到所做的事情中去。正是因為有這種可能,所以傳統文化提倡“高興的時候不讨論對人賞賜的問題”。因為“讨論進行賞賜”容易“賞過了頭”;特别是讨論人再有點兒權,一高興,就“賞多了”。獎賞的目的是要鼓勵衆多的人好好幹。如果對被賞的人賞過了頭,不按标準辦了,等于失去了公正,那樣對其他的人就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喜樂不議賞”。

至于“發怒時不議罰”,對有權但修養不高的人來說,更有必要提醒!因為如果“罰過了頭”,甚至“性命交關”,那所産生的後果會不堪設想。

其次再說“不貳過”。傳統文化講求“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自己施恩與别人了,不要老念叨;但是自己犯了錯誤,就不可以不牢牢記住這個錯誤)”。前一個“不可念”是告訴人:幫助過别人是應該的,沒什麼可惦記着的。後一個“不可不念”是自己犯了錯誤,一定要認識其嚴重性,不可忘記;如果能老念叨自己的錯誤,那麼時時保持警惕,就不會再犯。

說明:為了幫助小學生家長順利地為自己的孩子答疑,幫助小學新入職的教師查找資料,幫助高年級學生順利自讀,本《随筆》将對這些含傳統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講解。敬請閱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