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有調APP原創。「有調」是一個品質生活導購平台,這裡有一群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以獨特新銳的視角、客觀真實的評測,為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找尋真正值得買的好東西。
對于80/90後這代人,有太多共同的回憶。在我們還沒踏入校園時,正是各類電子産品飛速發展的時期。或多或少的,我們都曾為它們着迷過,這些東西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記憶。今天,琛哥就來簡單盤點一下那些暴露我們年齡的電子産品~
插卡遊戲機在90年代,提到遊戲機,最先想到的就是這種插卡遊戲機了。當時琛哥真的是啥都不懂(那時是真·小學生),完全不知道這種遊戲機的鼻祖是任天堂的FC紅白機,也完全沒有遊戲版權的概念。隻知道一逮住空閑時間就會跑到小夥伴家裡,一起端坐在電視機前,打開小霸王,在超級瑪麗、魂鬥羅、忍者神龜這些經典遊戲中玩得完全停不下來。
猶記得那時候的遊戲機,普通的幾十塊錢,帶鍵盤的高級點的賣100多塊,N in 1的遊戲卡幾塊錢一張。隻能感歎小霸王大大加速了國内遊戲的普及。
各種任天堂FC紅白機
有時候覺得畫面有問題,還會把卡拔出來吹一吹,再插回去才能覺得運行流暢(也許是心理作用),現在想起來真的是無比懷念啊。
俄羅斯方塊機
在插卡遊戲機普及之前,玩得最多的還是這種掌上遊戲機,十幾塊一個,什麼顔色的都有。裡面除了常見的俄羅斯方塊外,還有什麼賽車、過河等等遊戲,有的甚至還999 in 1。
其中賽車是我印象最深的:伴随着單調的背景音樂,一輛一輛的躲避開過來的車,過的車越多車速越快,最終實在反應不過來,“哐當”一聲迎來車毀人亡。
現在一想,能在如此簡單的界面上設計這麼多種遊戲,這種操作真的很佩服。不過,有了插卡遊戲機之後,俄羅斯方塊機自然也就不知道放哪默默吃灰了。但我看現在淘寶上還有賣這種遊戲機的,而且還是屏幕變得更大的升級版~
上面這兩種遊戲機應該算是非常大衆的,而下面的這兩個就不一樣了,那個時候能擁有的,可是大家眼裡的“有錢人”。
任天堂GBA在大家還在玩着俄羅斯方塊機的時候,如果掏出一台GBA,一定會引起圍觀。
任天堂的Game Boy是一款劃時代的掌機,它将移動娛樂變成了可能。那些遊戲性很強的作品本來隻能坐在電視機前才能玩到,有了GBA之後,随時随地都能玩上一把,羨煞旁人。任天堂前後推出了很多型号的GBA,外觀有多種。
索尼PlayStation
還記得第一次看别人玩PS的時候,被那炫酷的畫面震撼到不行,從此覺得之前玩的插卡遊戲機弱爆了。但由于PS售價很高,所以普及度很低,琛哥唯一能玩到的機會就是暗搓搓的跑到某個“黑吧”或者遊戲廳,和小夥伴一人出兩塊錢,過兩個小時的瘾。那個時候覺得這兩小時就像課間十分鐘那麼快,現在回想起來還意猶未盡。
再後來,PSP誕生了,成為了無數男生心中的夢幻之物。在掌上就能玩到畫面精緻、還有震動反饋的遊戲,在當時絕對是超棒的體驗。還記得有個初中同學頂風作案,用壓歲錢悄悄地買了一台,玩了兩個多星期,結果一不小心還是被家裡發現了。。。結局比較慘就不說了。
電子寵物
這個東西好像是在2000年左右開始流行的,在QQ寵物風靡的那個年代,由于大家并不能經常上網,所以很多同學會選擇買個電子寵物來養養。體積很小,有的可以挂在鑰匙上。點擊按鈕給它喂吃喂喝,生病了要打針,心情不好還要陪它玩,甚至上課的時候都忍不住掏出來點兩下。
玩電子寵物,和前段時間很火的養蛙簡直如出一轍。雖說載體不一樣,但玩的時候的初心沒怎麼變。無論什麼年代,這種養成類的遊戲都能牢牢抓住一部分人的心~
電子詞典想讓家裡給買上面那些娛樂電子産品實在是太難了,但要是說為了學英語需要買電子詞典,那就十分地暢通無阻了~在當年,文曲星仿佛就是電子詞典的代名詞,隻要一提學英語用的電子産品,立馬想到的就是文曲星。當然,之後還出現了這些讓人熟悉的名字:諾亞舟、好記星、步步高點讀機。。。
琛哥的同桌當年就有台文曲星,但最終的下場不必多說大家也能猜到:單詞沒記幾個,英雄壇說倒是玩的不亦樂乎。。。那個時候,能玩到簡單的RPG遊戲已是極大的滿足了。不過我覺得,最大的樂趣應該在于“閃避”老師——人就是這樣,越是做些不該做的事情,就越覺得刺激。。。
複讀機
學英語的必備,除了電子詞典外,就是複讀機了。最常見的品牌當屬小霸王和步步高,不得不說這些品牌的影響力真的大,同學們幾乎人手一台。戴上簡陋的耳機,對着課本,一遍一遍的聽着課文,或者聽寫單詞。現在回想起初學英語的場景,真是無限懷念(不過現在幾乎都還給老師了。。。)
複讀機除了以上的正确用法外,還是很多同學的音樂啟蒙工具。一有空就放入喜歡歌手的磁帶,無限循環,一邊聽一邊掏出磁帶裡的歌詞本,把歌詞記得滾瓜爛熟。
MP3
再後來,MP3逐漸開始普及,體積小巧,容量也比磁帶多了不少。就算是很老的256MB内存的MP3,也能放下将近100首歌了。依舊是戴着簡陋的耳機,反複回味那最初的感動。
琛哥印象最深的MP3就是愛國者的那款手表MP3,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很驚奇,竟然能把MP3和手表融合到一起,很有創意。再後來,更多更高級的MP3開始出現,比如iPod系列,大法的Walkman系列,但這些都是那時的壕才能擁有的玩意兒~
MP4
比MP3多了“1”,最明顯的區别就是顯示屏面積更大,可以看電影了。那個年代,對于畫質與音質的要求并不高,隻要能看能聽就滿足了~所以就出現了一系列國産雜牌MP4,各個尺寸的都有。
還記得在高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那種不超過3.5寸的MP4,可以輕松藏進課本,然後在上課的時候偷偷玩玩遊戲、看個電影,或者抓緊時間看幾章喜歡的小說。琛哥有個同學,癡迷于各種小說,路上看、上課看、睡覺前也看,他用的是魅族的M6播放器。我一直非常佩服他,因為他真的是“看書狂魔”,一本幾百萬字的網絡小說,他一個禮拜不到就看完了。。。
手機
彩屏手機的出現,讓MP3、MP4迅速失寵。能聽歌、能看視頻,還能上網聊天,吸引力不要太大。當年的手機市場還是諾基亞的天下,諾記 塞班系統獨領風騷。
班上同學用的最多就是諾基亞5系音樂手機,具體型号是5300 5310 5320這些,共同點是具備面積較大的音樂播放按鍵,方便聽歌的時候操控。除了聽歌外,更多的是打開蓋大樓這個能讓人沉迷一晚上的遊戲,然後比比誰蓋的更高。
琛哥當年并不喜歡諾基亞,而是使用的MOTO E6,因為覺得它外形很酷,而且還是一部觸屏手機。在當時觸屏機遠遠沒有現在這麼普及,第一次掏出來時竟然引起了圍觀。不知道各位調友當年用的是哪款?
滾輪鼠标
猶記得電腦不怎麼普及的時候,絕大部分電腦的鼠标都是看起來很古老的,有的鼠标用的還是這種PS/2接口。鼠标裡面有個小球可以拿出來,琛哥有時候會在電腦課上用這個小球來和同桌“打彈珠”。。。而沒有小球之後,鼠标自然也就不能控制指針移動了。
随着光電鼠标價格逐漸降低,滾輪鼠标幾乎絕迹,留下的隻有那段和同桌打彈珠的回憶。
軟盤這玩意,接觸電腦時間很早的同學應該有用過。這個方塊就是軟盤,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移動存儲介質。當年的電腦上所安裝的軟驅,就是為了使用它。軟盤的容量僅有可憐的1.44MB,隻能拿來存儲少量很小的圖片以及簡單的記事文檔,還要注意保存,否則容易消磁。
當年,琛哥還是一個隻會玩紅警的電腦小白。為了在學校的電腦上玩紅警,我把叔叔電腦桌面上紅警的快捷方式拷到了軟盤内。然後偷摸摸的把軟盤帶到學校,插入軟驅,把裡面的快捷方式拖到學校電腦的桌面上。
正當我叫來了周圍的小夥伴,打算向他們炫耀我準備打紅警的時候,雙擊後出現的對話框讓我一臉懵逼——快捷方式存在問題,該快捷方式指向的項目“RA2”已經更改或移動。。。
那時年輕的自己真的是很傻很天真,以為複制了桌面的快捷方式圖标就複制了一切。。。更何況,軟盤那麼小的容量,怎麼可能裝得下紅警。
結語盤點完了這麼多充滿年代感的電子産品,不知道有沒有引發各位調友的感歎。時間的力量真的很強大,那些陪伴我們度過學生時代的電子産品,雖說很多都不見了、壓箱底吃灰了,但回想起來卻可以找到當初的那種美好,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當然,隻要是盤點類的文章,就肯定會有不少遺漏的,歡迎大家來補充~
這些電子産品雖然會暴露自己的年齡,但也見證了我們的回憶。而且,未來還會有更多更新的電子産品等着我們去體驗,想到這裡就覺得很期待。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快點擊“了解更多”去有調App看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