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台風天,基本上就有一圈不分車主不會開車了。
前段時間燦都席卷包郵區,大風大雨天大家出門上班都不想淋雨,早高峰自然車流量飙升,結果呢!從早晨到現在這路上的交通事故就沒停過。
就好像有一種魔咒就是一到雨霧天,很多車主就一下子不會開車了一樣
而泰哥所在的魔都車友會裡就有車友突然開始争論起“霧燈和雙閃燈”的話題。
有的車友認為:雙閃燈隻被允許用于極度危險之狀态,平時雨霧天氣不能開啟。亂開雙閃屬于違法行為,雨霧天氣最好的辦法是打開示寬燈和後霧燈。
另一批車主則認為:既然雙閃燈是用來提醒其他車輛“前方有危險情況”,那麼雨霧天氣駕駛危險性本來就大,開啟雙閃也是提醒後方車輛減速行駛,也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這種公說公婆說婆的道理,到最後誰都說服不了誰,那麼對于雨霧天到底是開霧燈還是大雙閃這個話題。泰哥特地寫上一篇,以正視聽的形式跟老爺們好好聊一下。
雨霧天氣下,到底如何選擇燈光!以防合格後車瞎眼沖鋒~
雨霧天氣開雙閃到底對不對?
能見度低于100米才能開!
雨霧天開雙閃到底對不對?
這個老生常談又頗有争議的話題,到底是怎麼理解的呢?我們先撇開各路的觀點,來看看國内對于暴雨天開雙閃都是怎麼規定的。
國内《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一條規定是這樣子寫的。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行駛,遇有霧、雨、雪沙塵、冰雹等能見度氣象條件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能見度小于2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後位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裡,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
能見度小于1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40公裡,與同車道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
能見度小于5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裡,并從最近的出口盡快駛離高速公路。
也就是說,法規是鼓勵雨霧天氣開啟雙閃的,但僅适用于高速公路。
然而這條法規在大部分交警下,卻變成了支持雨霧天開啟雙閃的說法,并且一直以雨霧天提醒車主開啟雙閃慢行為主流。然而很多人都遺漏了一個重點!
實際法規的要求是,低能見度行車環境的宗旨是:
開燈!打開你所有的車燈!
能見度低于100米交規要求打開所有燈!所有燈!所有燈!
泰哥不止一次在高速上看到下雨天許多車啥燈都不開就開個雙閃,然後在高速上面開個一百二來回變道,見誰就超。殊不知絕大部分日系車在雙閃激活的情況下使用轉向燈後車完全無法識别,這時候快速變道無疑是魚雷行為!(歐系車有這種困擾)
解決完了高速問題,那麼又有新問題了,非高速路面是不是就不用開雙閃了呢?
交規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也給出了必要的解釋,機動車在夜間照明不佳,或雨、雪、霧、沙塵、冰雹等天候情況下,車輛應當開啟前照燈、示廓燈,前後車輛距離較近時禁止開啟遠光燈。能見度低時應當開啟霧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雙閃)。
所以雙閃的開啟條件就是“能見度”,不管你是大雨還是大霧亦或者是沙塵暴,隻要能見度降低就必須打開車輛所有燈光,隻有能見度低于100米才滿足雙閃的開啟條件。
所以說交規都跟大家說清楚了,雙閃不是不能開!而是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時候開!
雨天開霧燈和打雙閃
平均可視距離可以相差13米
大家既然知道雙閃燈要滿足能見度要求,那麼就出現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霧燈要放在雙閃前面打開呢?
這個答案自然一眼可見:霧燈的能見度更高!
長安大學汽車學院在期刊《科學技術與工程》2017年28期中就發表過一篇論文《雨霧天氣下不同燈光穿透效果對行車安全的試驗研究》實際測試了雨霧天氣下雙閃和霧燈的可視距離到底相差多大!
這篇論文中對于測試環境的描述和研究中,對于雨霧天的能見度首先做了标定性測定。就是高速交警未管制的雨霧環境下高速路真實能見度一般維持在150—200m之間。
在這個情況下,進行了四組燈光測定被識别距離:
不開燈光:被識别距離在87.6—163.5m,均值是124.8m。
隻開啟後燈:被識别距離在110—150m,均值在137.6m。
隻開啟雙閃:被識别距離在138.2—183.2m,均值158.1m。
隻開啟霧燈:被識别距離在147.6—200m,均值171.6m。
其中霧燈測試大部分數據超過測試雷達200m測試上限。
得出的結論非常明确,霧燈的可識别距離均值相比雙閃增加了13.1m,相比隻開尾燈更是增加了34m。所以在雨霧天視線不好的時候,霧燈一定是比雙閃更需要打開!
提醒一下後面的車子:瞎子!你前面是有車的!
雨霧天開車
一定要記住這2個原則
要說泰哥駕齡很長的話,其實也就短短12年駕齡,相比許多車主老爺們年輕不少。
但工作天南海北開多了爛路荒漠後,有過幾次路遇暴雨中駕駛的經曆,泰哥是總結出了暴雨駕駛請盡量遵循原則。
遇到暴雨駕駛,原則上能躲則躲,盡量避免暴雨天氣開車。
隻要條件允許停車,那首選方案就是找個安全的地方停下,等待暴雨過去。如果已經在路上,也确實不方便停車,隻能繼續前進的話,那就看下一條。
事先做好玻璃鍍膜,換好雨刷
泰哥在青海地區高速上經曆過的一次暴雨,高速路不是很寬,上下四車道,開進暴雨區的時候最受影響的就是視線,暴雨區這種暗還不是平時傍晚天黑下來那種大燈照一下能解決,暴雨時那是車輛燈光完全照不遠的那種暗,光線不好的情況下駕車,對于司機會産生一種情緒上的強烈壓迫。前方看不了幾米遠,還開着車保持一定的速度,時刻擔心前方路面出現什麼異常。
還好擋風玻璃做了驅水鍍膜處理,大雨情況下雨刮器的最高檔還能有效,同行的其他車擋風玻璃就是一層水幕,雨刮器掃過的一瞬間能看清一下前面的路面情況,然後就又是水幕了,隻能間歇性的看到前面的路面。
這時候就别想着超車和變道,老老實實卡在自己車道上往前開就行。
另外城市道路行駛應該是可以方便的停車等待,注意别把車停在低窪地帶,也别往低窪地帶開。
絕大部分司機是掌握不好路上水多深還能開的,判斷各個路段的水深更是不可能,暴雨期間低窪道路水位上升的速度是你想象不到的,排水不好的話,可能幾分鐘水位就能上升到危險的地步,該慫的時候就得認慫,不能拿自己的小命不當回事兒
歡迎各位老爺在評論區和泰哥一起讨論。
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