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6 23:58:54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

本文為第一單元複習檢測,重點是對《最後一課》、《木蘭詩》的複習。

《最後一課》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2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3

字詞積累:

思量 sī liang:心裡想。

詫異 chà yì:覺得十分奇怪。

喧鬧 xuān nào: 喧嘩熱鬧。

婉轉 wǎn zhuǎn:這裡指鳥聲抑揚動聽。

踱來踱去 duó lái duó qù: 慢步行走。

哽住 gěng zhù:聲氣阻塞。

内容梳理:

1.小弗朗士上課前後心情、态度有什麼變化?

①上課前,害怕考問,決定逃學;

②到了學校後,見到教室氣氛如此肅靜,感到十分詫異;

③待到聽了老師的一番話之後深為自己從此不能學習法語而難過,為自己從前的荒廢學習而悔恨。

2.什麼原因使小弗郎士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①由于對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戀;

②由于韓麥爾先生以及小鎮上居民的沉痛心情和愛國主義氛圍的感染、影響。

3.小弗朗士在最後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①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

②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并敬愛老師;

③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4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5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6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7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8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9

【練習題】

1.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最後一課》的體裁是小說。
  • B.《最後一課》以普法戰争為背景,通過小弗郎士在最後一課中的見聞和感受表現了韓麥爾等法國人民在國土淪喪時的悲憤心情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 C.《最後一課》的作者都德是法國小說家。
  • D.《最後一課》主要運用了景物描寫來表現主題。

【答案】

D

【解析】

本文主要運用的是人物描寫,特别是語言和動作描寫。

2.閱讀并回答問題。

最後一課(節選)

①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發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這些字帖挂在我們課桌的鐵杆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裡飄揚。個個人那麼專心,教室裡那麼 (A.肅靜 B.安靜 C.甯靜)!隻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着,我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②我每次擡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裡,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裡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裡帶走似的。隻要想想:四十年來,他一直在這裡,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學生;用了多年的課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損了;院子裡的胡桃樹長高了;他親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繞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頂了。可憐的人啊,現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麼不傷心呢?何況又聽見他的妹妹在樓上走來走去收拾行李!——他們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了。

③可是他有足夠的勇氣把今天的功課堅持到底。習字課完了,他又教了一堂曆史。接着又教初級班拼他們的ba,be,bi,bo,bu。在教室後排座位上,郝叟老頭兒已經戴上眼鏡,兩手捧着他那本初級讀本,跟他們一起拼這些字母。他感情激動,連聲音都發抖了。聽到他(A.奇怪 B.古怪 C.詭怪)的聲音,我們又想笑,又難過。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

④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号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⑤“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⑥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⑦他轉身朝着黑闆,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⑧“法蘭西萬歲!”

⑨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着牆壁,話也不說,隻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

1.結合語境,在下列句子橫線處選填上合适的詞語。

(1)個個都那麼專心,教室裡那麼 (A.肅靜 B.安靜 C.甯靜)!

(2)聽到他 (A.奇怪 B.古怪 C.詭怪)的聲音,我們又想笑,又難過。

2細讀第③段,完成下列題目。

(1)本段中對郝叟老頭的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2)本段中寫到“我們又想笑,又難過”,我們“想笑”是因為 ,“難過”是因為

3有人覺得本篇小說的結尾顯得太過沉重,人物表現有些低沉,應該将結尾改成“他轉過身子面向我們,舉起拳頭,高喊:‘法蘭西萬歲!’”,這樣更能表現人物的愛國主義情感。你贊同将本文結尾做這樣的修改嗎?請闡明理由。

【答案】

1.(1)B (2)B

2

(1)通過描寫一個普通的老頭在課上認真學習的表現,突顯出這最後一課的不尋常,更能突出法國人民在國土淪亡時表現出的對祖國(語言)深深的眷戀與熱愛之情,使本文的愛國情感顯得更加厚重、感人

(2)聽到郝叟老頭發出的古怪的聲音,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 ; 想到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以後再也不能上法語課了

3.我不同意做這樣的改動。(判斷不設給分點) 因為結合前文内容,可以看出此時韓麥爾先生内心是無比痛苦的,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用無聲的描寫更能突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悲憤;而且用 “散學了——你們走吧”收束小說,餘味無窮;而改後的結尾情感表達與前文人物的表現及情緒不吻合。

《木蘭詩》文學常識&文言現象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0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1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2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3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4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5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6

【練習題】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題。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複吳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别。

《孫權勸學》

【乙】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将;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

1.下列句中加粗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蒙始就學 太丘舍去,去後
  • B.當涉獵,見往事耳 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 C.蒙辭軍中多務 自為大有所益
  • D.卿今塗掌事 但涉獵

2.翻譯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3.對甲、乙兩文的分析,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甲乙兩文都塑造出了改變自我,超越自我,令他人歎服的人物形象。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就有驚人的長進,魯肅亦願與之結友;木蘭更是挑戰自我,女扮男裝,征戰沙場,充滿傳奇色彩。
  • B.甲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正面表現呂蒙的學有所成。
  • C.乙文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一段,雖為家常瑣事,但寫父母的安康,姐姐的容顔、小弟的健壯與活力,都能烘托出木蘭征戰的價值。
  • D.乙文以雙兔奔跑,難辨雌雄的隐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未将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答案】

1.B

2

(1)讀書人分别幾天,就應該擦拭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了;

(2)行軍萬裡奔赴戰場作戰,翻越關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一樣快。

3.B

【解析】

1.3分,本題考查古文一詞多義,要求考生結合語境針對加粗字詞作出具體的解釋。B選項都是“隻是”的意思。A選項“于是,就/才”,C選項“用/認為”,D選項“當權/應當”

2

(1).5分,第一小題2分,第二小題3分。本題考查古文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的意思:(1)士、更;(2)赴戎機、關山。

(2).5分,第一小題2分,第二小題3分。本題考查古文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的意思:(1)士、更;(2)赴戎機、關山。

3.3分,本題考查古文内容理解,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仔細甄别細節,判斷正誤。B選項中“正面表現呂蒙的學有所成”說法有誤,不是“正面”,是“側面”

人物形象分析

解題方法: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7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8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19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20

單元小結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試題(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複習)2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