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節是在農曆三月初五、陽曆4月5日這一天。作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是人們上墳掃墓、祭祀祖先、追思故人的日子。
在清明這一天上墳祭祖都有哪些習俗和講究?讓我們去看一看。
一忌:午後去上墳祭祖,最好中午之前去。上午九點左右的時段,是去上墳祭祖的最好時間。如果趕上清明是陰雨天氣,就要選擇午時去上墳。
二忌:體弱之人去上墳祭祖,老人、小孩、孕婦最好不去。因為很多人家的祖墳之地草木繁盛,甚至在深山之中,潮濕氣很重。
這種情況下家中的老人、小孩和孕婦最好不要去上墳祭祖,否則容易影響健康。其實作為子孫後代,保持健康的身體,就是對先人最好的孝敬,這也是先人樂于看到的。
三忌:着裝過于時尚、過于短小。清明上墳是一件莊重的家中大事,祭祀祖宗,絕非兒戲。記得不穿過于鮮豔的衣裝,比如粉色、紅色、金色等時尚顔色,還有短褲、短裙等時髦的服裝,這既不和諧,打破了祭祖莊嚴整肅的平衡之氣,也是對祖先的一種不尊重。
此外,清明之日盡量不陪别人,或帶着朋友去上墳掃墓,不燒衣服和照片,不拍照留念發朋友圈,這是不尊重先人的一種表現。
一做:一家人盡量一起去掃墓祭祖。兄弟姊妹比較多的家庭中,柴米油鹽醬醋茶,一些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即使這樣,絕不能讓老大家上午去,老二家中午去,老三家下午去,這是祖宗最不希望看到的事。
因此,清明這天去上墳祭祖,不管兄弟姊妹之間有多大的誤會和矛盾,盡量化幹戈為玉帛,全家人一起去掃墓,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家和才能萬事興,這是先人最樂意見到的事情。
二做:沒有時間返鄉掃墓祭祖,可以遙祭但不可不祭。随着時代的發展變化,很多人的工作和事業,或在遙遠的城市之中,或在大洋彼岸的異國他鄉,每年清明都返鄉祭祖,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因此,按照所生活地區和城市的習俗規定,可以選擇遙祭,雖然遠在他鄉,通過給先人燒一些紙制祭品,或到城市規定的文明祭祀場所去遙祭親人,以表達自己那種心有祖宗、情系鄉土的心意和子孫之情。
三做:清明祭祖插柳枝、送鮮花。按照舊時習俗,民間認為清明節祭祖掃墓這天,插柳不但可以寄托對祖先的追思,同時還祈求先人護佑家宅平安。
清明祭祖,一縷哀思,一捧鮮花,古時候多以“枯木逢春”、老樹抽新的柳枝,明媚的桃花用于掃墓,現在除了幹淨素氣的白菊花、百合、馬蹄蓮等鮮花之外,有的人用紙花、布藝花、塑料花代替鮮花,這是不可取的。
因此在清明時節,人們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會在墓前插一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柳樹枝,還有擺上一束思念親人的鮮花,寓意不忘根本,牢記生命之源。
與此同時,清明上墳要帶瓜果、糕點、酒馔等祭品,一定記得帶單數不帶雙數,尤其是不能用空心類的瓜果和糕點。
随着時代的進步,城市化的發展,清明的習俗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但是不管怎麼變,清明緬懷先人、表達孝心的傳承和情懷沒有變。
桃花初開癡人亦在,青絲成白良人不來。
人海茫茫,來來去去,望卿所求皆如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