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按鈕,即可收聽全文
工齡40年以上,養老金能達到5000元以上嗎?看實例演算
養老金是大多數退休人員唯一的收入來源,養老金的多少直接關系到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目前,我國職工養老金已經實現了18年連續上漲,上漲後,今年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500元左右,如果能領到5000元以上的養老金,說明已經超過了大多數退休人員了,在多數地區都是能夠滿足基礎生活需要的。那麼,工齡40年以上,養老金能達到5000元以上嗎?
首先,我們來看工齡40年以上的退休人員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目前,全國各地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統一的,主要由三筆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才有過渡性養老金)。三筆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礎養老金=所在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x社保平均繳費指數x賬戶前工齡(視同繳費年限)x過渡性養老金計發系數。
從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影響養老金多少的因素,除了工齡之外,還有所在地區的計發基數、個人的繳費指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過渡性養老金計發系數等等。因此,工齡40年以上的退休人員,養老金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能達到5000元以上,有的人則不能達到。下面,我們為大家舉兩個例子,進行實例演算分析,看看達到5000元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哪些退休人員不能達到5000元。
第一,工齡40年以上,養老金能達到5000元以上的情況。
假設老李工齡41年,60歲退休,個人賬戶餘額7.6萬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繳費年限41年(含15年視同繳費年限),所在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為8600元,過渡性養老金計發系數為1.3%。
代入公式計算得出,老李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分别如下:
個人賬戶養老金=76000÷139=547元。
基礎養老金=8600(1 1)÷2×41×1%=3526元。
過渡性養老金=8600×1×15×1.3%=1677元。
總的能領到547 3526 1677=5750元。
可以看出,雖然工齡達到40年以上,但養老金想要領到5000元以上,是不容易的。首先個人賬戶餘額不能太低,繳費檔次一般比較高,也就是在職時的工資水平、繳費基數較高,且計發基數不要太低,也就是說,需要在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辦理退休。另外,最重要的是沒有實際繳費的工齡,全部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有一筆過渡性養老金。總的來看,工齡40年以上,還需要其餘各項數據表現都不錯的情況下,養老金才有望達到5000元以上。
第二,工齡40年以上,養老金不能達到5000元以上的情況。
假設老張工齡41年,60歲退休,個人賬戶餘額4萬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實際繳費年限28年,沒有視同繳費年限,沒有過渡性養老金,所在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為7600元。
代入公式計算得出,老張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分别如下:
個人賬戶養老金=40000÷139=288元。
基礎養老金=7600(1 0.6)÷2×28×1%=1702元。
總的能領到288 1702=1990元。
可以看出,老張雖然有41年的工齡,但是沒有繳費的年限沒有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也就沒有過渡性養老金,隻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繳費水平不高,平均繳費指數為最低的0.6,所以個人賬戶餘額不多,隻有四萬元,因此,老張最終領到的養老金相當于是工齡28年的養老金,其餘的13年工齡由于沒有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因此,在計算養老金時沒有起到作用,導緻老張的養老金較低,甚至不到2000元。
綜上所述,養老金的多少不僅僅由工齡決定,還和繳費情況、視同繳費年限認定、計發基數等因素有關,想要領取更多的養老金,最重要的是在年輕在職的時候提高繳費檔次、延長繳費年限,“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