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漂泊勞碌
音樂卻宛如永恒的陽光
這是世人對莫紮特作品的普遍認識
然而,藝術上的天才
也畢竟是凡人肉身
莫紮特也會在他的音樂中
注入他真實的悲傷和痛苦
今天,在他誕辰264周年的日子
小編帶你聆聽7首
發自莫紮特靈魂深處的凄楚悲歌
▼
1
母親去世的陰影
e小調第21小提琴奏鳴曲 K.304
這首小提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顯得十分特别,e小調的陰沉氣氛下,兩件樂器的戲劇沖突聽起來很像貝多芬。寫作此曲的這一年,莫紮特的母親去世,有說法認為這首奏鳴曲就是誕生于這個悲劇事件之後。
2
揮不去的愁雲慘霧
c小調柔闆與賦格 K.546
這首作品寫于莫紮特32歲那年,根據早年寫的雙鋼琴賦格K426改編而成,并在前面加了一段法國序曲風格的柔闆。它一掃莫紮特音樂中的任何天真與歡快,充滿了抗争與不平,旋律中也不乏戲劇性的頓号與感歎性的中止。
3
前途未蔔的闖蕩
c小調第14鋼琴奏鳴曲 K.457
1781年6月,擺脫了大主教束縛的莫紮特雖然自由,但經濟潦倒和生活的窘迫感伴随着他。K457便是他隻身達到維也納後創作的第一首奏鳴曲。首樂章以嚴肅的情緒展開,像一個人在驚慌、焦慮尋找着未知的答案,是莫紮特内心世界的一次真實袒露。
4
莫紮特的“悲劇協奏曲”
d小調第20鋼琴協奏曲 K.466
莫紮特全部27首鋼琴協奏曲裡面,隻有兩首是用小調寫成的,第20号是其中的第一部。作品第一樂章樂隊呈示的第一主題立刻營造起一片陰暗的氛圍。第二主題也是一支傷感、憂郁的旋律。這一樂章深沉的特質與莫紮特一貫明朗的作風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5
貝多芬也為之動容
c小調第24鋼琴協奏曲 K.491
莫紮特第二部用小調寫成的鋼琴協奏曲,就是這首第24号。這部作品首樂章的開頭氣氛凝重而不安,似乎是莫紮特難得又一次在呼号着自己真實的心事。據傳,貝多芬十分鐘愛該曲,他曾對好友作曲家克拉默說:“聽,我們永遠也寫不出此類音樂。”
6
黯淡傷感裡的明朗陽光
d小調幻想曲 K.397
莫紮特筆下三部鋼琴幻想曲之一的這部“d小調”,雖篇幅短小,結構也不太複雜,卻蘊含着豐富的戲劇變化和浪漫氣息。莫紮特将“憂郁”“暗淡”“光明”‘痛苦’等各種不同情感雜糅進了這部幻想曲中,讓聽者能産生一種在暗淡傷感裡看見明朗陽光般的奇異感覺,十分特别。
7
從黑夜走向白晝
c小調幻想曲 K.475
《c小調幻想曲》是與《第14号鋼琴奏鳴曲》一起出版的,它一般被認為是莫紮特3首幻想曲中最出名、最優秀的一首。這部作品也是莫紮特對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實表達,讓世人看到其“表面風光”背後悲情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莫紮特表達了不願屈服、抗争到最後的精神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