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積極參與班級管理

積極參與班級管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6 15:11:31

積極參與班級管理?走班制教學是當前新高考政策背景下的必然産物,也是尊重學生選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内在要求走班制教學的靈活性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當學生在變、教室在變、教師也在變時,如何讓教師及時而全面地了解學生學習和身心發展現狀,如何促進學生之間積極而有深度的交流,如何發揮班級的育人功能、讓學生找到集體歸屬感……歸根到底,如何在變動的班級中做好有序的班級管理,這是解決走班制教學實踐中各種具體問題的關鍵,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積極參與班級管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做好變動的班級管理)1

積極參與班級管理

走班制教學是當前新高考政策背景下的必然産物,也是尊重學生選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内在要求。走班制教學的靈活性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當學生在變、教室在變、教師也在變時,如何讓教師及時而全面地了解學生學習和身心發展現狀,如何促進學生之間積極而有深度的交流,如何發揮班級的育人功能、讓學生找到集體歸屬感……歸根到底,如何在變動的班級中做好有序的班級管理,這是解決走班制教學實踐中各種具體問題的關鍵。

從班級授課制到走班制教學,看似隻是教學組織形式的變化,但“牽一發而動全身”。筆者認為,要破解走班制教學中的班級管理難題,絕非學校中某人或某個部門能獨立完成的,而是要充分挖掘不同主體的内在潛力,促進不同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

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

首先,要建立學生自我管理團隊,在教學班級内建立學習小組和班委會,在年級内建立年級組委會。學生自我管理團隊,對内,要開展豐富而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加強學生間的交往互動和積極有效的相互影響,鼓勵學習小組成為共同學習、相互幫助的學習型組織;對外,團隊要成為交流“使者”,既要負責協助教師進行管理,将本班甚至本年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問題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又要就學生們提出的重要意見和建議與教師進行溝通協調。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又促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深度交流。其次,要加強學生之間的“橫縱交流”。橫向上,同年級各教學班班委會成員可以定期交流各班情況、各自的管理經驗和學習心得;縱向上,充分發揮學長的作用,高年級學長不僅可以協助教師管理班級,還應适時地與低年級學生進行交流,分享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有益經驗。通過多維度、深層次的交流,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學習,實現學生的自我成長。

明确教師的職責邊界,促進教師内部的合作

對大多數學校而言,“行政班 教學班”仍是主要的走班模式,因此,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仍是育人主體,但他們所擔負的職責與以往相比有所不同。因此,學校首先要明确每位教師在走班制教學中的管理職責,培養教師“一崗雙責”的意識:既要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又要承擔對自己課堂中學生的管理職責。比如北京景山學校明确提出,班主任不僅要抓好行政班的各項管理工作,還要把管理延伸到自己班級學生所在的教學班中,加強和教學班任課教師的聯系和溝通,及時解決走班教學時發生的問題;走班學科教師全面負責教學班的管理工作,要加強學生本課堂的考勤、紀律、衛生等管理,并及時與行政班班主任溝通交流,防止出現學生管理上的空當,實現無縫隙化管理。其次,學校要搭建交流平台,促進教師内部的真實有效交流。既要有同年級内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确保團隊中每位教師能夠及時而全面地了解學生各方面的發展現狀,并能基于學生的特點與問題,共同商讨教育策略,又要有不同年級組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之間的縱向交流,相互分享在走班制管理中的經驗,針對面臨的共同問題深入研讨,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

強化制度建設和資源整合,促進學校各部門之間的相互支持

走班制中的班級管理看似是個微觀問題,但絕不是僅靠某個或某些教師能解決的,學校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和資源整合,才能從根本上破解這一難題。首先,學校各部門要圍繞走班制中的班級管理問題,協同推進,健全相應制度。教學管理部門要建立走班教學管理制度,包括常規管理制度、作業制度、答疑制度等;學生管理部門要完善相應的學生活動、學生組織制度;教師管理部門要豐富以班級管理為主題的教研和培訓制度;總務部門要完善用以開展活動、定期交流研讨的教室、會議室管理制度等,不同部門應相互協調。其次,學校要從整體上重視資源整合。既要充分挖掘已有資源的使用空間,比如配置供學生、教師交流的會議室,又要不斷引進新的資源,尤其是對班級管理中的信息技術支持等,還要優化相關人員配備,做到人盡其才。

(作者單位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所)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25日第9版

作者:楊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