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是世界三大文明古國(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的發祥地,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建築風格更是迥異不同,如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吳哥窟、阿聯酋哈利法塔等。那麼就讓我們共同品鑒一下亞洲文明的建築,領略一下亞洲的名勝和地标。
中國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裡”。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中國以及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它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到長城非好漢。來過長城,親眼目睹它的巍峨,才算真正到過中國。(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柬埔寨始建于公元12世紀,由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舉全國之力耗時35年建造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後因吳哥王朝衰敗,吳哥窟被遺棄,并被茂密的雨林所淹沒,直到1861年才被一名法國博物學家“發現”。
如今的吳哥窟依然保存有較完整的雄偉建築以及精美的浮雕,使得人們得以窺探古代吳哥王朝登峰造極的宗教與藝術。
吳哥窟于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再加上身處東方密林之中被意外發現的經曆,更為其平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因而成為遊客必到的旅遊勝地。
圖為吳哥窟資料圖片。中新社發 黃力生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位于印度古都阿格的泰姬陵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到印度旅遊的人士,大都是慕它的盛名而來。
1631年,莫卧兒王朝的沙·賈漢皇帝的寵妃、39歲的慕瑪泰姬·瑪哈爾在一次出巡中難産而死,噩耗使茫然的皇帝傷心欲絕,據說他的頭發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灰白色。
泰姬·瑪哈爾多情美貌,深得沙·賈漢喜愛,臨終前,沙·賈漢答應為她興建一座陵墓。同年,陵墓開始動工,修建了22年才告完成。
圖為泰姬陵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阿聯酋哈利法塔位于阿聯酋迪拜的哈利法塔最初的原名叫迪拜塔,完工之後才改以哈利法塔為正式名稱。
哈利法塔總高828米、擁有162個樓層,造價15億美元。它的外形看上去是一朵六瓣的沙漠之花,效果極為美觀。哈利法塔目前保持了包括世界最高建築、最高結構物以及最高的自立建築在内的多項紀錄。
圖為阿聯酋哈利法塔資料圖片。圖片來源:ICphoto
日本淺草寺是東京曆史最悠久、最有名、人氣最旺的寺院,也是淺草地區的中心,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它始建于7世紀,因屢遭火災,後來被重建。
相傳因三位漁民出海捕魚時撈起了一座約5.5厘米高的金觀音小雕像,才修建了這座廟宇,不過秘藏本尊觀音像是不作公開的,真品是否存在也是一個謎,但這并不妨礙源源不斷來此參拜祈福的人們。
圖為日本淺草寺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仰光大金塔位于緬甸首都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聖丁固達拉山上,是仰光的最高點。現存的大金塔建于18世紀。全塔上下通體貼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在塔頂的金傘上,還挂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純金箔貼面,頂端鑲有5448顆鑽石和2000顆寶石。它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一起,被譽為“東南亞三大古迹”,再加上中國的萬裡長城和印度的泰姬陵,統稱為“東方五大奇觀”。當我們一行人首次看到仰光大金塔時,大家都有一種“強烈震撼”的感覺,因為站在這個被近萬枚奇珍異寶、68噸黃金裝點的“東方奇觀”面前,諸如“金光閃閃”、“金碧輝煌”、“美輪美奂”等詞藻都會黯然失色,難以準确反映大金塔的底蘊和真實本質。
圖為緬甸仰光大金塔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印尼婆羅浮屠位于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大約于公元750年至850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婆羅浮屠”這個名字的意思很可能來自梵語"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頂的佛寺”。
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并隐蓋于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
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并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迹。
圖為印尼波羅浮屠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加坡魚尾獅高8.6米,重70噸的是已故新加坡著名工匠林浪新在1972年制作完成。
魚尾獅獅頭的設計靈感來源于《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14世紀時一位王子在海上航行時遇到風暴,船漂流到這個島上,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随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他于是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魚尾獅塑像的魚尾造型,浮泳于層層海浪間,代表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
如今,魚尾獅已成為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來到這裡的遊客都要和它合個影才不虛此行。
圖為新加坡魚尾獅資料圖片。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雙子塔是世界最高的雙塔樓,塔高452米,地上88層,大樓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鏽鋼與玻璃等材質。
雙子塔與鄰近的吉隆坡塔同為吉隆坡的知名地标及象征。在肖恩·康納利和凱瑟琳·澤塔·瓊斯主演的《偷天陷阱》裡,男女主角就是從雙子塔的空中走廊逃脫的。
圖為馬來西亞雙子塔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烏茲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被稱為“絲綢之路活化石”,卡揚宣禮塔則是布哈拉最著名的建築紀念碑,它建成于1127年,高46.5米。
宣禮塔是用燒過的磚建成的。地基深達16米,勒腳直經達9米。巨大的錐形細腳到頂部時則成為圓筒形懸樓。圓形建築物在柱子的頂部,懸樓有16個拱型透光窗,上面裝飾有鐘乳石狀的檐。
宣禮塔的樓身布滿了磚制裝飾圖案。樓身共分成14個裝飾帶,每個裝飾帶裡都有清晰圖案作裝飾,所有的圖案都不同,帶有濃郁的當地特色。
圖為布哈拉古城内的卡揚宣禮塔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景福宮位于韓國首爾,又因位于城北部,故又稱“北阙”,是首爾五大宮之首。景福宮始建于1395年(太祖洪武二十八年),曆經多次破壞和重建。王宮得名于《詩經》中“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中“景福”二字。王宮面積與規制嚴格遵循與宗主國中國的宗藩關系,為親王規制的郡王府,所有建築均以丹青之色來區别于中國皇宮的黃色。占地面積占地12.6萬坪(57.75公頃),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門光化門,東為建春門,西為迎秋門,北為神武門。
圖為景福宮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加尼神廟位于亞美尼亞首都葉裡溫以東28公裡處的加尼村,加尼村是一個在科泰克省(Kotayk)的村落,以堡壘群著名。
加尼神廟約建于西元前2世紀至5世紀,當時在銅石并用時代的居民點上建立了加尼堡壘,有防護城牆廢墟和希臘羅馬式的多神教廟宇等。在1世紀至3世紀時,建築群廢墟則包括大廳、住房和浴室。神殿在17世紀的地震中神殿幾乎完全被破壞,我們隻能看到1976年再建造的太陽神殿。
圖為加尼福廟資料圖片。
藍毗尼為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在今尼泊爾境内,它處于尼泊爾西南和印度交界處,在魯潘德希縣境内,距加德滿都360公裡。為尼泊爾政府保護的文化遺址。
圖為尼泊爾藍毗尼資料圖片。圖片來源:ICphoto
卡茲尼寶庫位于約旦,是一座羅馬科林斯式神殿,有雄偉的廊柱和精緻的細部雕刻。這座建築高一百四十英尺,寬九十英尺的建築有着濃濃濃希臘風味的壯麗建築,據說曾經是海盜窩藏珠寶的地方,也就是家喻戶曉阿裡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的發祥地。
圖為卡茲尼寶庫資料圖片。圖片來源:ICphoto
火焰塔位于阿塞拜疆巴庫老城邊的山坡頂上,是巴庫地标性建築,建成于2012年,共有三座建築共同構成火焰的形狀,故名火焰塔。晚上建築表面的燈光會呈現火焰、水流、阿塞拜疆國旗三色和旗手揮舞國旗等畫面,猶如持續上演的燈光秀,在海濱大道等地方遠觀尤其漂亮。
圖為火焰塔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來源:中新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