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呀!我們前幾期文章講述了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以及信托公司,已經對銀行類非存款機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知道了信托業務是以信任為起點的委托代理業務,了解了金融租賃公司的承租人和出租人的業務糾葛,發掘了向汽車金融公司借買車資金的新渠道。那麼大家有沒有聽過消費金融公司呀?它具體有什麼特點呢?主要業務又有哪些呢?是不是很好奇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消費金融公司是什麼?
消費金融公司,顧名思義,就是和居民消費相關的金融機構。它是指經過銀保監會的批準在國内設立的為國内居民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金融機構,經營原則是不吸收公衆存款,且主要經營業務是發放以小額、分散的貸款。
我們對比其和汽車金融公司來看,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圍繞汽車的買和賣來展開貸款的發放,而消費金融公司則圍繞居民的日常消費來展開業務,比如購買家用電器、電子産品等耐用消費品,以及用于個人及家庭旅遊、婚慶、教育、裝修等消費事項,但不包括房貸和車貸。所以說,二者雖然業務不交叉,但是都是以發放貸款為主的金融機構。
二、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曆程是什麼?
01初始試點運行階段
國内首批有3家消費金融公司在2010年1月6日獲得銀監會的批準開始籌建。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全國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其注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币,為北京銀行的全資子公司。中銀消費金融公司為第二家,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币,其中中國銀河城出資2.55億元。第三家是四川錦程消費金融公司,其中成都銀行出資約1.63億元,占其注冊資本的51%。
除此之外,在當年的2月12日,銀監會又同意了第四家試點公司的籌建,即由PPF集團全資建立的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我國首家由外商獨資設立的。
02快速發展階段
截止到2012年11月27日,四家試點公司曆經兩年的發展實現了穩步壯大。其中,資産總額已達40.16億元,貸款餘額為37.09億元,客戶總戶數達19萬多人。總體來說,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盈利能力也不斷提高。在這一階段,由于我國消費金融市場需求較大較大,加之市場競争小,所以呈現出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03合規發展階段
近些年來,我國的消費金融機構數量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與此同時,監管機構也同步出台了相關政策以促進市場的穩步發展,瘋狂之後迎來的是合規管理下的穩步推進階段。
根據過硬金榜發布了2021年度《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強》排行榜,可以看出上榜的20家機構的相關數據都較去年實現了約6個百分點的跌幅,其中價值合計493.49億元,平均價值為24.67億元。
三、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呢?
關于消費信貸行業的發展前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和看法。比如,悲觀的人認為,在疫情以及我國居民消費觀念保守等現狀的影響下,該行業的發展也就三五年的光景。樂觀的人則認為,在科技的助力之下,該行業已經從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仍具有光明的未來。那麼,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趨勢究竟是怎樣的呢?
01業務線上化趨勢明顯
我們知道,早起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以線下為主,包括家裝、教育等領域。但是,随着互聯網和網上支付的不斷發展,我們發現現在很多業務都開始線上化了。比如,零售行業由地攤模式向網絡銷售發展;線下教育也逐漸向線上教育轉移。在這一趨勢的影響之下,特别是在疫情的肆虐之下,線下業務也遭到一定的沖擊。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從獲客到貸前、貸中、貸後基本實現全流程線上化,線上業務成為市場主流。
02科技滲透率增加
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比如,業務線上化需要科技的支撐,從線上平台的搭建到維護再到運行都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持;消費金融公司的獲客以及風險把控也需要大數據等技術的幫助。而且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有8家消費金融公司公示專利合計335項,數量同比上漲39.6%,主要覆蓋場景為貸前信息輸入、身份識别等等。所以說,行業的整體科技滲透率在不斷增加。
03政府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2020年,銀保監會辦公廳向各地銀保監局下發了《關于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明确了消費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差異化、專業化的發展定位,對消費金融公司提出了打造核心競争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具體要求。這些要求的提出表明政府對于消費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大,該行業将由粗放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渡。
好了,本期主要就消費金融公司的定義、發展曆程以及發展趨勢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相信各位小夥伴也都有所思考,有想法的小夥伴可以踴躍留言哦,我們下期不見不散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