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考語文閱讀概括題及答案

中考語文閱讀概括題及答案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01 05:24:19

中考語文閱讀概括題及答案(中考語文閱讀理解專題訓練)1

木秀于林,風必助之

①“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衆必非之。”語出三國(魏)李康,意思是說,樹木高出樹林,風就會折斷它;石堆顯露出堤岸,水流就要沖毀它;為人處事樣樣出衆,别人就會诽謗他。一讀到這樣的句子,耳邊馬上就回響起“棒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的嗡嗡聲,然而在當今這個崇尚個性,鼓勵創造,蓬勃發展的大有為時代,你若是真英雄,為何要怕雨打風吹去?因此,隻要你自己足夠優秀,艱難險阻也一定會為你的成功助力。

②人們常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而木秀于林,風豈會不助之!

③“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句話的重點在于“摧”字。人們怕的不是一枝獨秀,而是怕脫穎而出之後,受到别人的诋毀和诽謗,所以很多人選擇縮在林子裡,不肯力争上遊。這是懦弱、不自信的集中體現,________。愛迪生發明電燈時,用了一千多種材料進行嘗試,曾被人當成瘋子,但是他沒有放棄,最終為人類奉獻了光明。馬雲應聘的時候與老闆大談電子商務,曾一度被認為是騙子,但是他不畏人言,堅持不懈,最終創造了市值千億的阿裡巴巴。

④“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一代又一代功标青史的聞達之士用自己的事迹告訴我們,阻路石和墊腳石往往就是同一塊石頭,困難既是成功的鋪路石,又是意志的試金石,更是能力的磨刀石,笑對困難,砥砺前行,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其實我認為木秀于林,風摧之還是風助之,不是取決于風,而是取決于木。風就像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如果樹木足夠堅韌挺拔,又怎會怕風吹雨打?

⑤說到這裡,也許有人要跳出來表态,樹大招風,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例子還少嗎?聰明絕頂的楊修在曹丞相面前出盡了風頭,最後卻因“雞肋”的揣測丢了性命。對楊修的死,《三國演義》中解釋為“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說楊修是死于他的“恃才”,但是史書《三國志》中卻寫到“楊修為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這裡提到楊修是袁術的外甥,所以才被殺了。楊修的死是必然的,曹操晚年決意要立曹丕為儲君,楊修是曹植的擁戴者,所以楊修之死不是因為“木秀于林”,而是他卷入了一場本不該卷入的奪嫡之争。

⑥機會與挑戰并存,成功與挫敗同在,如果诽謗和诋毀能夠輕而易舉地擊倒你,隻能證明你自己本身就不堪一擊。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是我們立于不敗之地的前提。“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隻有經曆過地獄般的折磨,才有征服一切的勇氣,

⑦“木秀于林,風必助之”!我們不是三國時期身世飄零、生死未蔔的李康,我們是十一世紀勤勞勇敢、充滿創造力的新一代!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們要迎着風雨大叫:“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選文略有改動)

1.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文第①段中引用名言、俗語有什麼好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為選文第③段橫線處補充一句話,使上下文銜接得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第④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出下列不适合充當選文事實論據的一項( )(3分)

A.豪放詞人蘇東坡在諸多領域卓有建樹,“烏台詩案”使他身陷牢獄,這反而讓他能廣泛接觸生活,寫出不朽作品。

B.“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慷慨高歌的壯士荊轲勇敢無畏,圖窮匕見,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悲情英雄。

C.孫膑熟習兵法,遭魏将龐涓妒忌、陷害,可他回到齊國後,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創造了圍魏救趙的輝煌戰例。

D.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專心醫學,名動四方,此後27年遊曆,艱辛備嘗,嘔心瀝血,最終編著成了《本草綱目》。

(參考答案)(15分)

1.隻要你自己足夠優秀,艱難險阻也一定會為你的成功助力。2分。

2.開頭引用名言、俗語,寫出“木秀于林”容易被困難所摧毀,1分,下文寫真英雄不怕風吹雨打,與其形成對比,1分,從而引出中心論點,1分,增加文采,吸引讀者閱讀興趣,1分。計4分。

3.此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計3分。

評分要點:(1)能起到過渡性作用,1分。

(2)要寫出不怕诋毀、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之意,1分。

(3)語言順暢貼切,前後銜接得當,1分。

參考示例一:前進隻有一個理由,退縮卻有千萬個理由,當一個人勇往直前的時候,一點點流言蜚語又算得了什麼?

參考示例二:而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他們不怕艱難險阻,迎難而上。

參考示例三:還有另外一些人,不怕诋毀诽謗,愈挫愈勇。

4.比喻論證,1分,将困難比喻成鋪路石、試金石和磨刀石,論述了困難所起的作用,生動形象地論證了“笑對困難,砥砺前行,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的觀點,1分,進而證明中心論點,使道理通俗易懂,1分。計3分。

5.B,3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