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從悲觀到樂觀的句子

從悲觀到樂觀的句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05:49:52

從悲觀到樂觀的句子?作者:歐孟秋蘇轼是宋代集詩人、詞家、文豪于一身的名士,其胸襟、情操、才華,千載以來,人所景仰他的前後赤壁賦,那闊大的宇宙意識和超越現實的人生态度,感染過無數的後來者他所開創的豪放派的詞風充滿着藝術活力“大江東去”“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傳誦不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從悲觀到樂觀的句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從悲觀到樂觀的句子(曠達與樂觀的靈魂底色)1

從悲觀到樂觀的句子

作者:歐孟秋

蘇轼是宋代集詩人、詞家、文豪于一身的名士,其胸襟、情操、才華,千載以來,人所景仰。他的前後赤壁賦,那闊大的宇宙意識和超越現實的人生态度,感染過無數的後來者。他所開創的豪放派的詞風充滿着藝術活力。“大江東去”“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傳誦不絕。

蘇轼的才情足以傲視千古。他的詩裡在對前人的繼承中體現出創造革新的成果。詩題豐富,固然與他的人生經曆有關,但重要的是他目之所觸、心之所感,無不湧動着奔放靈動的氣息,在自由詩意的驅遣中,不惜跨越傳統的格律和語言方式的限制,甚至以散文化的筆調和格局,别開生面。

《和子由渑池懷舊》是蘇轼早年的作品。詩人在這裡以恣逸的意境抒寫積極的人生态度。詩雲: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岖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這是一首理趣與情感、懷舊與思遠巧妙融合的詩。這時蘇轼在陝西鳳翔任職,收到弟弟蘇轍的一首詩。步韻和作,兄弟情深,自不待言。各自跋涉在人生的漫漫旅途,沒有怨歎和消沉,隻有新鮮的感悟和堅忍的進取。雪泥鴻爪,是自然而清新的啟示。人生南北輾轉、東西飄忽,不經意間無影無蹤。世事無常,弟兄倆前回在渑池拜見的僧人已歸浮屠,一起題詩的壞壁不複殘存。變遷俱在轉瞬之間。當年一起路過崤山的艱辛,恐是終生難忘。

這裡回憶的是一番經曆,啟迪的是人生智慧。年輕時的蘇轼擁有這樣的胸懷,讓人們理解到他後來在不盡磨難的生涯中為什麼能夠成就靈魂的偉大。

蘇轼一生所到之處,詩的意趣随之俯仰、徘徊。天才之筆能将所見的景物突顯出神韻和妙趣,能将心中的感受化成永恒的意義。如《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從驟雨乍臨到雨過天晴的刹那間,詩人把風雨變幻的氣勢、色彩、動靜,用生動準确的語言加以描述。翻墨跳珠,轉而水平如天。眼前未遮山的雲,亂入船的雨,忽吹散的風,密集迅捷的表演,都在随意揮灑的筆緻中扣人心弦。

蘇轼有不少詩篇為花木寫照,各具形态和神韻。寫海棠,“東風袅袅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化用典故狀寫其高貴。寫紅梅,則巧妙地在“紅”字上着力,在梅花的标格上着眼,卻可以讓人稍不留意就會失去體味的樂趣。“故作小紅桃杏色,尚餘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暈無端上玉肌”,形神兼備。至于寫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怅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以雪喻白,卻在惆怅與期待之中發出人生一歎。

蘇轼一生都在悲歡離合中奔波。雖然曠達與樂觀是他的靈魂的底色,但磨煉的歲月總在詩裡留下斑駁的印記。

38歲時在杭州所作《新城道中》其一: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挂銅钲。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河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葵燒筍饷春耕。一派道中所見,景物人事栩栩如生。其二: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辔聽溪聲。散材畏見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钲。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人間歧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這裡一反前一首的清新歡快,而有了身世感傷的寄托,言外之意是滿滿的滄桑感。

46歲時在黃州,寫《六年正月二十日,複出東門,仍用前韻》“長與東風約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他在尋春中含蓄地表達重返政治舞台的心願,寫得溫雅可誦。然而他的命運與他心中的使命感總是相背而過。後來他被遠谪惠州、儋州,到了65歲的暮年終于可以獲赦北歸。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充分表明了詩人精神境界的超越與升華。詩裡寫道:

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這首七律寫得明朗開闊,猶如快意雄風。遙想那個時代,瓊州海峽渡海是何等艱難與冒險。久經磨難的詩人,此時仰望星空,參橫鬥轉,飽受風雨侵淩之後也許就要迎來一縷晴光。雲散月明,展現出一派澄清的天容海色。或許想起孔子乘桴出海的無奈,聽着波濤巨響,如同領略軒轅奏樂般的驚駭。這一番遊曆是平生獨一無二,不恨無悔的奇觀。詩人的心地超然,本色純真,創造出宇宙間的第一等好詩。我們亦在詩人震古爍今的文字和情境中賞玩,品味出生香真色來。

蘇轼的古風得益于他的散文筆法。如《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起于“天欲雪,雲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水清出石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接寫到訪見聞及感受,結尾處“茲遊淡薄歡有餘,到家怳如夢遽遽。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道出了捕捉創作靈感的可貴心得,讓讀者想象詩人的自娛自樂。《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起筆在山、雲煙之間相萦繞,殊見新奇。“江山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雲煙。山耶雲耶遠莫知,煙空雲散山依然。”一個轉折“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繼而更為細膩地推出畫面所見,又一轉折,“君不見武昌樊口幽絕處,東坡先生留五年”。此後又轉而議論,不由得勾起往事郁悶的回憶,直至結尾“還君此畫三歎息,山中故人應有招我歸來篇”,一波三折,唱歎無窮。

回想這位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風流人物,高山仰止之情确實難以言喻。我曾多次流連、沉思、微吟在海口、儋州的東坡書院,品味天容海色與高人,不由得深深陶醉。(歐孟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