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女詩人,朦胧詩派的代表人物,與北島,顧城齊名。舒婷擅長于自我情感律動的内省、在把捉複雜細緻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别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複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緻。
從《緻橡樹》到《神女峰》再到《惠安女子》,構成了舒婷女性意識發展的三個階段,文本将各自探讨這三首詩背後所展現的不同的女性意識。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緻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緻橡樹》是朦胧詩派的代表作之一,創作于1977年,作為新時期文學的發轫之作,《緻橡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作者通過木棉樹對橡樹的"告白",來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愛情觀,呼喚自由,平等獨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觀,喊出了愛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發出新時代女性的獨立宣言,表達對愛情的憧憬與向往。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
正煽動新的背叛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
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曆代文人騷客的筆下,巫山神女象征着女性的純潔、忠貞、執著。在男權主義社會裡,女性一直處于被動地位。男性按自己的道德标準把女性定格在賢妻良母的位置上,以婦德來約束女性的行為。長此以往,女性不得不認同這些規範,并慢慢轉化為自身道德律令。
雖然被人贊譽為貞潔的典範,受後人膜拜,但卻不能享受生命的快樂,這種榮譽是虛僞的。"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是對真正愛情和生命的向往和追求,是對封建道德的強烈批判,也是對男權主義文化的聲讨。
詩人面對這一神秘的石峰,對傳統的愛情觀提出了質疑,體現了當代女性對封建倫理道德的反叛,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和思考,對人性複歸的呼喚。詩歌反映了女性對自身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同時批判了以人的幸福作為犧牲品的舊道德。
你把頭巾一角輕輕咬在嘴裡
這樣優美地站在海天之間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過的堿灘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圖中
你成為風景,成為傳奇
惠安女子是福建惠安沿海幾個村鎮漢民族婦女群體,那兒的男子長年漂泊在海上,"留守"幾乎是那裡所有惠安女子的現實處境。但長期以來她們一直默默隐忍着生活的苦澀,以勤勞、溫良、孝順呼應着傳統文化期待。舒婷通過她獨特的女性情感體驗貼近這些女子,《惠安女子》是唱給她們的一首悲憫的歌。
惠安女子内在這般"賢惠",外表是這般的美麗,自然成了人們欣賞的"風景"。這種把女性視為"風景",卻無視女性的獨立人格和生存環境的改善,忽略女性"美麗"下的憂傷,令詩人痛心疾首。惠安女子這一意像,是詩人向那些愚昧麻木的世人發出嚴正的抗議,也是對我們社會尊重女性的人格獨立,關注女性的生存環境的真誠的呼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