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駱賓王的《詠鵝》

駱賓王的《詠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1:47

一說起古詩,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唐詩,而一說起唐詩,人們首先想到的一般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這兩位大詩人,因為他倆的名氣和詩文水平最高。但當代國人,尤其是80後、90後、00後認識的第一位詩人卻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駱賓王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駱賓王所寫的《詠鵝》就一直是我國一年級語文學習的第一首古詩,直到2019年的新編教材中,一年級語文學習的第一首古詩才換成了《漢樂府·江南》。

《詠鵝》的原文是:“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描述形象、讀起來朗朗上口、意趣盎然,非常适合作兒童的啟蒙詩歌。因此,除了上小學之前就背誦古詩的孩子以外,《詠鵝》應是他們學習的第一首古詩,駱賓王也就是他們認識的第一位詩人。而且,駱賓王的《詠鵝》和李白的《靜夜思》差不多是中國背誦人數、次數最多的兩首古詩了吧。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1

.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2

上圖_ 駱賓王紀念館


據說《詠鵝》是在駱賓王于七歲時寫的,這麼看來駱賓王小時候堪稱神童,才華橫溢。然而長大後的駱賓王雖然更加地才華橫溢,但卻一直懷才不遇、潦倒落魄,最後更是在曆史上突然消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駱賓王的父親曾經擔任青州博昌縣令,但很早便去世了,故而駱賓王早年是在十分貧困的環境下度過的。641年,22歲的駱賓王參加了科舉。初唐時期的科舉制度還不夠完善,更加注重門第關系。由于很多學子事前就通過各種關系鋪平了中舉的道路,而駱賓王卻不屑于使用這些歪門邪道,最終的結果就隻能是名落孫山。他在《疇昔篇》中就用“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遨遊灞陵曲,風月洛城端。且知無玉馔,誰肯逐金丸!”表達了他參加科舉的感受。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3

上圖_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


科舉無門之後,駱賓王開啟了他漫長的求職跳槽的職業生涯。唐高祖李淵的第十六子、道王李元慶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收他做門客,讓他炫耀展現一下才華以得到皇帝的重用,他卻在《自叙狀》中寫道:

若乃脂韋其迹,乾沒其心;說己之長,言身之善;腼容冒進,貪祿要君;上以紊國家之大猷,下以渎狷介之高節;此兇人以為恥,況吉士之為榮乎?

大體意思就是說,自吹自擂地宣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反而會讓自己背上了“冒進”、“貪祿”的罵名,違背了他做人的原則,堅決不幹。所以文章最後,他又寫道:“所以令炫其能,斯不奉命。謹狀。”

從《自叙狀》中可以看出駱賓王是一個極其清高、叛逆和耿直的人,這種性格注定了他無法仕途平坦。駱賓王後來的人生經曆也證明了這一點。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4

上圖_ 駱賓王(約619年—約687年),唐代著名詩人


駱賓王初入仕途擔任奉禮郎,因性格耿直得罪了同僚而被排擠丢官;後來到西域從軍,覺得無法沙場建功便不辭而别,“竈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之類的詩歌空抒豪情壯志而不辭而别;

後進入四川,擔任了姚州道大總管李義機的幕僚,為其平定蠻族叛亂書寫檄文,結果看不慣同事的貪污行徑有擅自離職;

年近花甲回到長安,由長安主簿入朝擔任侍禦史,結果經常上書諷刺而獲罪入獄;

後來唐高宗大赦天下,駱賓王出獄後又去擔任臨海縣丞,他又因無法适應官場而任性地棄官到揚州去遊曆……

原本已經六十多歲的駱賓王應該就此在曆史上緩慢謝幕了,可是他的結局卻成了一個謎團,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5

上圖_ 武則天·蒙漢良篆刻


嗣聖元年(684年),武則天廢掉唐中宗李顯,改立了李旦,其權勢愈加滔天,朝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武則天會篡位稱帝。其反對者開始籌謀反抗,就在嗣聖元年的九月,英國公徐敬業(李敬業,唐朝開國功臣李勣的孫子,李勣本名徐世勣,是衆多隋唐演義小說中徐茂公的原型)在揚州起兵。

此時正在揚州擔任徐敬業府屬、對武則天執政也不滿的駱賓王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并且掌管機要文書,為叛軍寫下了著名的《為徐敬業讨武曌檄》。駱賓王在這篇文章中将武則天罵得狗血淋頭,然而武則天聽完之後卻一點也沒生氣,反而極其欣賞他的才華,怪罪宰相沒有将駱賓王籠絡住,以緻于跑到了叛軍那裡。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6

上圖_ 李敬業(636年—684年),又名徐敬業,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人


由于徐敬業叛亂準備倉促,缺乏政治、經濟和軍事優勢,結果僅僅不到三個月就被武則天派兵徹底鎮壓,徐敬業在逃亡的路上被部下所殺,而駱賓王的去向則成了一個謎團,因為說法極多。

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 1、被亂軍所殺

出自《舊唐書·駱賓王傳》《資治通鑒》和《新唐書·李勣傳》的記載。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等人準備入海逃往高句麗,抵達海陵時,遇到風浪受阻,駱賓王被徐敬業的部将王那相所殺,首級被送往洛陽。

  • 2、下落不明

這個說法出自《新唐書·駱賓王傳》的記載:“亡命不知所之。”直接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7

上圖_ 《湧幢小品》是明代朱國祯所撰的一部筆記


  • 3、逃跑後隐居

唐人郗雲卿的《駱賓王文集序》記載:“兵事既不捷,因緻逃遁。”這個記載中駱賓王并沒有死。

明代朱國祯的《湧幢小品》則記載,正德年間有人在南通城東發現了駱賓王的墓,而且這座墓非常新,至今還有遺迹存在。

《中國名勝詞典》記載:“駱賓王墓:在浙江義烏縣城東15公裡楓塘。墓前石碑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建。”

清代陳熙晉的《駱臨海集箋注•附錄》則記載,雍正年間有一個自稱是李勣十七世孫的李于濤,此人說他的家譜中記載了駱賓王的去向:揚州兵變失敗後,駱賓王與徐敬業的兒子一起隐居在于邗之白水蕩,後來駱賓王客死崇川,據說駱賓王的陵墓就是徐敬業的兒子修的。

這幾條記載聯系在一起可以得出駱賓王兵敗後,逃跑在江蘇南通一帶隐居了下來的結論。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8

上圖_ 《本事詩》是唐代孟棨撰寫的詩論著作


  • 4、出家為僧

唐代孟棨在《本事詩》中記載:

“當敬業之敗,與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将帥慮失大魁,得不測罪。時死者數萬人,因求戮類二人者,函首以獻。後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業得為衡山僧,年九十餘乃卒。賓王亦落發,遍遊名山。至靈隐,以周歲卒。”

被送往東都洛陽的徐敬業和駱賓王的首級是假的,是兩個長相相似的人做了替死鬼,而真正的徐敬業和駱賓王都順利逃脫并一塊出家當了和尚。雖然這個說法過于離奇荒唐,但流傳卻比較廣泛,以緻于很多人都相信了。

  • 5、投水而死

唐人張鸷在《朝野佥篇》中記載:

“駱賓王《帝京篇》日:‘倏忽抟風生羽翼,須臾尖浪委泥沙。後與徐敬業興兵揚州,大敗,投江水而死,此其谶也。”

這個說法中駱賓王是在兵敗逃跑的過程中投水而死,而位于安徽天長市的馬汊河古街中也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徐敬業等人在下阿溪一戰中被官軍擊敗,駱賓王因負傷騎馬跌落在下阿溪溺水身亡,這條河後來就改名叫馬汊河了。

駱賓王的《詠鵝》(詠鵝的作者駱賓王)9

上圖_ 《朝野佥載》是唐代張鷟撰筆記小說集


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駱賓王的最終結局說法太多,至今仍然沒有定論。因此,駱賓王可以說是在曆史上突然消失的。

駱賓王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極高,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三人一起被并稱為“初唐四傑”。駱賓王是這四人中年齡最大、經曆最豐富、也是詩文最多的,其《帝京篇》《為徐敬業讨武曌檄》《在獄詠蟬》等詩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傑作,他用自己的叛逆和耿直構造了屬于他自己的詩和遠方。

正是駱賓王等四人的橫空出世,才使得唐朝的文學界突破了宮體詩(起源于南朝梁簡文帝蕭綱,一直到唐太宗時期都非常盛行,詩歌風格詞藻華麗,内容多描寫宮廷生活和男女私情)的界限,詩的主題更加廣闊、更加貼近百姓和現實,從市井生活延伸到了邊塞的苦寒之地。因為這四人的努力,才開啟了長達兩百年的唐詩繁榮景象,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李商隐、杜牧等人都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才攀登到更高的山峰上去的。然而,以駱賓王為代表的“初唐四傑”居然都經曆了坎坷悲慘的人生和結局,這不得不讓後人唏噓。

文:博陵清河

參考資料:

[1]劉昫、趙瑩等 《舊唐書》

[2]宋祁、歐陽修等 《新唐書》

[3]司馬光 《資治通鑒》

[4]郗雲卿 《駱賓王文集序》

[5]朱國祯 《湧幢小品》

[6]陳熙晉 《駱臨海集箋注•附錄》

[7]孟棨 《本事詩》

[8]張鸷 《朝野佥篇》

[9]駱賓王《帝京篇》《為徐敬業讨武曌檄》等

[10]國家文物局 《中國名勝詞典》2001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