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髒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不僅是解毒能手,還承擔着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代謝的重任。
可以說肝髒好不好,直接決定了人們的健康與否。
而要想知道自己的肝功能如何,就得提到肝功能檢查。
不管是做肝癌篩查,還是已經患肝癌的人群,都需要用到它。
有些患者反映,肝功能檢查報告晦澀難懂如“天書”,今天海心就跟大家聊聊肝功能檢查報告怎麼看!
一、肝功能檢查報告要關注這些項目
肝功能檢查是反映肝髒功能基本狀況的檢查,它通過各種生化實驗方法來檢測肝髒各項功能指标是否存在異常。一份合格的肝功能檢查報告,需要包括這些項目:
1.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項目
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反映肝細胞損傷的生化指标。其檢測值的高低也能靈敏地反映肝癌患者病情的變化,當發生肝癌時,肝髒功能受損,轉氨酶自然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轉氨酶的正常值一般是0~40U/L。肝功能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ALT和AST濃度的持續性翻倍升高,則說明肝細胞損傷的比較重,肝功能較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肝癌引起肝細胞損害會引起兩者的增高,過度疲勞、飲酒或者感冒也同樣會引起轉氨酶小幅度增高,因此在評價肝功能的時候需要排除這些因素的影響。
2. 反映肝髒分泌和代謝功能的項目
主要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這三個指标。
膽紅素是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後,經過肝髒代謝産生的。總膽紅素的正常值是1.71~17.1μmol/L,當超過34μmol/L時,就會出現眼球、皮膚的黃染,臨床上稱之為黃疸,表明肝髒功能出現了問題,這也解釋了肝癌的病人常常出現面色發黃的原因。
同時,膽紅素升高引起的黃疸對肝癌的篩查和診斷也提供了線索。
3.反映肝髒合成功能的項目
肝髒是體内合成蛋白質的重要場所,血液中的蛋白含量如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是反映肝髒合成功能重要的參考指标,白蛋白的減少水平反應肝功能損害程度和肝癌病程的長短。
如果肝功能長期受損、肝髒合成蛋白的能力持續下降,血液中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含量自然也會降低。
若肝癌患者每天肝髒的合成量極少隻有3~4克,随着疾病進展肝髒功能持續減退,産生的蛋白含量持續減少,則會出現全身浮腫的表現,甚至是會産生腹水。
所以當出現肝髒功能合成下降的情況,要想到肝癌的可能。同時确診為肝癌患者也要持續關注血液中白蛋白、前蛋白的含量,了解肝髒的功能狀況。
4.反映肝纖維化的相關血清項目
主要包括透明質酸、IV型膠原和層黏蛋白。當肝髒功能持續損傷、代謝能力下降時,血清中的透明質酸、IV型膠原和層黏蛋白的含量增高,使肝髒出現不可逆的纖維化,随着時間推移則會進展為肝癌。
因此當出現肝纖維化指标增高的情況時,患者要足夠的重視和積極地進行治療,及時的幹預和治療可以避免肝髒纖維化的持續進展。
二、肝功能檢查的注意事項
1. 肝功能檢查前一天晚餐應避免飲酒和過度勞累,飲酒和勞累都會影響肝功能中轉氨酶的指标。檢查當天不能吃早餐、不能喝水。肝功能檢查應為空腹時抽血,空腹時間一般為8~12小時。
2. 因為藥物會對肝功能檢查的結果有影響,因此盡量避免在服藥期間進行肝功能檢查,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最好在做肝功能檢查前3~5天停藥。
3. 肝功能檢測前如果有感冒、發燒等症狀也會影響肝功能的檢查結果,需要等身體痊愈7天後再進行檢查。
4. 盡管肝功能檢查在肝癌的篩查、診斷和預後都有一定的價值,對評估肝髒的功能具有一定提示意義,但是肝功能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并不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還需要結合B超、CT等影像學檢查和肝活檢病理檢查的結果進一步印證,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确性。
參考文獻:
[1] 萬學紅,盧雪峰. 診斷學[M]. 9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351-370.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學[M]. 9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415-420.
[3] 鐘銳,張俊. 肝功能指标在原發性肝癌中的診斷價值[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8):102-105.
[4] 白利青,宋娟. 常用肝功能生化指标對原發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