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事情辦壞了被人稱作“砸鍋”?
要解釋清楚砸鍋這個詞兒還是有點難度的。這原本是個專用詞,是戲曲行業的行話。
以前沒有綜藝,但是也有這樣的情況,一台演出,既有京劇又有評劇,或者其他兩個或三個劇種同台,甚或一出戲中就有兩種藝術形式。這種情況,被稱為“兩下鍋”或“三下鍋”。
兩下鍋或三下鍋的好處是熱鬧,能夠滿足更多人的娛樂需求。同時,各種藝術形式也能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講清楚“鍋”是怎麼回事,那砸鍋就好辦了。以前唱戲都是現場表演,台上出了錯,台下的“倒好”立刻就喊上了。這基本就算“砸鍋”了。
現在砸鍋早就不僅限于戲曲行業了,人們甚至早已忘了它的出處,變成了一句常用的口頭語。
說人“不三不四”,這不三不四和不太正派有什麼關系?
家長最怕的就是自己家的孩子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那什麼樣的人叫不三不四呢?不三不四這個詞兒又是怎麼來的?
别看這個詞不怎麼樣,卻很有來曆。《易經》大家都知道,易經中有64卦,每卦又有六爻,六爻的位置從下向上依次為初、二、三、四、五和上。而其中的第三和第四爻的位置被認為是正位。不三不四說明正位不正,而正位不正自然會帶來不好的結果。而且初爻、二爻為地,三爻、四爻為人,五爻和上爻為天。于是很自然的,不三不四就被引申為行為舉止不那麼端正的人了。
“賣關子”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一個人不好好說話,話說到關鍵的地方來個急刹車,吊足别人的胃口,這叫“賣關子”。一直以為“關”是關鍵的意思,賣關子嘛,大概就是把關鍵給賣了。自以為“格物緻理”了,誰知後來一查,整個兒狗戴嚼子,胡勒啊。
關子其實是個有價憑證,大概相當于現代我們去單位食堂吃飯,需要先買飯票,再憑借飯票買飯。關子是南宋時候的東西,南宋紹興年間,為了婺州屯兵,就印了這個關子。人們需要先用現金買這個關子,然後再用關子去臨安的榷貨務兌換銅錢或者鹽引茶引之類的憑證。大概也是因為直接交易多了“關子”這樣一層手續,所以才把制造懸念吊人胃口叫做“賣關子”吧。
信口雌黃是怎麼來的
說話張嘴就來,沒根據,沒事實,通常被人稱為“信口雌黃”。這四個字哪跟哪不挨着,怎麼就變成成語了?
先說雌黃。雌黃其實是一種礦物,通常和雄黃伴生。雖然伴生,但一眼就能看出區别,因為雄黃是橘色或紅色的,而雌黃則是黃色的。
在古代,雌黃本是中藥材,但對于文人來說,它最大的用處還是糾正錯字。古時候的紙張并不像現在這麼白,而是發黃的。所以當字寫錯了,用刀刮則壞紙,用墨塗則髒文,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雌黃塗抹。雌黃的粉末有很好的覆蓋性,而且還不易掉,所以雌黃是古時的“塗改液”。
晉朝有個叫王衍的,好談老莊,玄而又玄。而且是張口就說,很容易被人抓住漏洞,但他毫不在意,順口更改,說到哪算哪,所以最早的“信口雌黃”就是說王衍的。
想起來了,介紹王衍聽段相聲,傳統相聲《扒馬褂》。
搞什麼名堂這個詞,你也經常說吧?
大家都說搞名堂,可為什麼這麼說估計沒幾個人能知道。
名堂其實就是明堂。對于普通人來說,明堂是家門口客廳前的一塊地方。而對于皇家來說,明堂則是帝王接見諸侯和尊長的地方。據說黃帝時候就建了明堂,後來漢武帝想重建卻不得其要。後來到了隋唐,明堂是洛陽建築群最高大的兩座建築之一,又被稱為天宮。在武周朝,明堂是武則天太初宮的外朝主殿。
有人想拍武則天的馬屁,就寫了篇《黃帝明堂經》,結果被人譏笑他不懂明堂卻要搞明堂。後來搞明堂變成了搞名堂,而且慢慢變成耍花樣的代名詞。
為什麼待嫁女孩會被稱為“黃花閨女”,這麼多顔色為什麼隻是“黃花”?
先說故事。
南北朝時期,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偶然被飄落的梅花粘在額頭。結果發現額頭上有了花的痕迹更漂亮了,後來壽陽公主就經常故意這樣做。其他宮女看着漂亮,也跟着學,于是慢慢傳到了民間,被稱為“梅花妝”或“壽陽妝”。
可妝要天天畫,但花期有限,于是人們就想出辦法,用紙片、幹花瓣、蜻蜓翅膀、蟬翼、雲母片甚至魚鱗等物品,塗上顔料,代替花瓣。而其中又因為黃色效果最好,所以被稱為“額黃”或“花黃”。而“黃花閨女”一詞也由此而來。
還有簡單說法:黃花就是菊花。傲霜高潔,以此來比喻女子的貞潔。所以黃花閨女隻能稱呼未嫁女子。最後一種說法:古人認為女子未經人事,額頭的絨毛是黃色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