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1:33:55

身在歸途,心已回鄉。

隻要是家的方向,多遠的路都值得。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1

擁擠的人群中,郭師傅席地而坐,手裡拿着水瓶,時不時地喝上幾口。舉起水杯的瞬間,一雙布滿老繭,寫滿滄桑的雙手顯露着握不住的歲月。對他來說,保溫杯是奢侈品,他選擇最普通的塑料杯,杯子還得夠大,風吹日曬地勞作,多備着點水是必須的。提及年齡,用郭師傅的話來說就是,城裡人比我們顯得年輕。

晚上六點十二的車,他跟工友中午十二點多就已經到了北京西站,“要回家了,高興!早點來!”跟大多數人一樣,郭師傅每年年底都要踏上春運的火車。一是滿心期待着回家,二是工地都放假了,沒什麼活了。

跟郭師傅同行的工友去完洗手間回來後,發現郭師傅在跟記者交談,迅速拿起自己的行李站得遠遠的,“他怕你們是騙子,出門受騙的太多了,他出來時間短,像我出來時間長了,是不是騙子說幾句話就知道了,再說了,我身上沒有值錢的東西,都是些破爛,誰會騙我。”郭師傅頓了頓,又說道,你們證件拿了嗎,給我看看吧。

兩個大水桶,水桶裡有幾條破舊的毛巾,一個軍綠色旅行袋,袋子裡裝着簡單的換洗衣物。這些就是郭師傅回家的行李。“一個水桶10塊錢,水桶得一直帶着,節後換了工地還得繼續用,洗臉、洗衣服都得靠它。”

郭師傅在北京做建築工人,2018年幹活的地點位于海澱區魏公村,二十幾個工友一起從河南出來的,建築工地吃住都管,十來個人住在20多平米的房間,在他看來,這樣的居住環境還不錯。早上6點上班,中午11點休息,12點上班,幹到下午5:30到6點,每天幹活九個到十個小時,不幹活的時候就休息休息,有時候洗洗衣服,很少出去逛。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地,就是他們的江湖。“同樣的活兒有的可以拿到300多塊,有的200多,有些偏遠地區的男的150,女的110。”性别不同、工齡不同、地區不同,拿到的收入也各有差異。

“來北京四五年了,每年幹差不多十個月的活。挺累的,家人也心疼。但是這邊比家裡活多,能多賺一些。”郭師傅的老家在河南駐馬店,他的大兒子在廣州打工,老伴兒在那邊幫大兒子看孩子,小兒子剛上大一。出來打工就是為了供小兒子上學,“今年的工錢已經全部打回去了,全部給小兒子交學費了,外債還欠了5000塊。”

候車室并不熱,郭師傅卻大把大把地留着汗。跟郭師傅一同到北京的二十幾個工友,大多數已經坐上高鐵回去了,就剩他跟另外一位工友,選擇比較慢的車,回家路上需要11個小時,但是可以省下300元。郭師傅不會線上購票,他的車票是大兒子幫着搶的,可惜沒有買到有座的。

說起過年,郭師傅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全都回去,我老婆、兒子、兒媳婦、孫子全都回家過年,一起吃飯,給孫子的壓歲錢也準備好了!”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2

在北京站第六候車室碰到老付的時候,他剛從三亞過來,坐了近40個小時的火車。在這裡正等着轉乘回遼甯葉柏壽,接下來的路程還有将近10個小時。臉上沒有旅途的疲累,老付聊起天來還有點興奮。

在三亞待了兩個月,幹完了一個室内裝修的工程。其他工友都提前回家了,老付留下來多玩了幾天。這是他第一次去海南,平時隻顧幹活了,沒什麼機會到處逛逛。

老付今年50歲,他從不到20歲就開始幹裝修,現在幹了快30年了。一年到頭四處奔波,老付去過全國很多地方,都是因為有工程才去的。老付的活兒都是自己找或者靠朋友介紹,他基本上不挑地點、不挑苦累。今年收入還不錯,沒活兒的時候就在家附近打打零工。

在海南玩的時候,他住在自己幹活裝修的那個房子裡,省了一大筆住宿費。他逛了鹿回頭,天涯海角,蜈支洲島,“出去這一次,一天都得300元往上,300、500的,一天。”老付覺得海南消費水平很高。

平時他沒什麼時間陪着家人旅遊,帶着老婆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遼甯錦州,“都沒有出省。”這次從家出來打工,迄今為止已經差不多一年了,沒有回去過。

在外面看到一些好風景,老付會拍照發給家人看看。他挺喜歡到處走走,到處玩玩。最想去一趟西藏,他在等着那邊幹活的機會。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3

老付吃了螃蟹,還有一些海鮮他叫不上名字,他給家人帶了幾個小椰子和哈密瓜,沒舍得買海鮮,他說家人不愛吃。

在北京站換乘的時候,老付碰巧遇到了自己的侄子。侄子阿偉在鄂爾多斯打工,也回老家過年。下一程能結伴而行了。

海南離家7000多裡地,全程坐火車要50個小時。老付沒有選擇坐飛機,他覺得機票太貴。他買的全程硬卧,花了八百多塊錢。“如果選擇普通硬座的話是400多塊錢,要是買機票的話就貴了,得将近2000多。”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4

晚上到達葉柏壽的時候已經快十點了,兒子早早等在火車站接他。見了面,他給侄子和兒子拍了一張合影,發到了家裡的微信群。彙報“平安到家”。

“都是工友的,輪流去吃飯了。”1月23日上午11點,在北京站候車大廳裡,一位大姐守着10多件行李格外引人注目。見有人打量,她溫柔地解釋道。

大姐姓孫,過了春節剛好55歲。這天,她和工友們剛剛結束在山西的安裝項目,中轉北京回東北老家過年。因為火車是下午三點的,工友們都去吃飯了,她開始刷手機打發時間。翻出手機相冊裡一張兒子和女兒的合影感歎:“都一年沒見了。”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5

孫姐老家在吉林輝南縣朝陽縣,因為當地經濟主要以種植玉米等農作物為主,務工賺錢的機會很少。6年前,得知當地一位老鄉正在組建風力發電安裝隊,孫姐和丈夫決定出來闖闖,從此跟随二十幾人的安裝隊走南闖走。

孫姐第一次登上138米高的風力發電機時拍下的視頻

在工地上,孫姐的丈夫做安裝,她負責給工人們做飯。6年時間裡,他們已經跑了福建、新疆、浙江等20多個省份,“光去年就跨了5個省”。在山西的項目一共安裝54台,工隊幹了5個月才完成。“我上去過,風特别大,我拿手機還航拍了呢,景色老漂亮了!”孫姐興奮地描述第一次登上138米高的風力發電機。“安裝這個活兒也很危險,用吊塔操作,老闆人很好,就平時多加小心。”輾轉各個工地,生活條件各個省份都不一樣,要克服氣溫、幹燥、蚊蟲等很多問題。“在浙江的時候最幸福了,氣候好,風景也美。”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6

“本來給大家買了禮物,初六就要返程打工,光随身要用的東西都裝不下了,太累了,最後都放在工地了。”能跟丈夫一起出來打工,走出農村漲見識,孫姐的狀态帶着旅遊歸來似的的知足,隻是多了一些疲憊。“開心,但是也想家,想孩子。”孫姐的女兒已經成家生子,兒子還在長春讀大學,“希望他以後在那買房安家”,她眼睛彎彎地笑着看向丈夫,一揮手說“再奮鬥五年!”

他們背井離鄉,用體力讨生活,是為了家人過得更好。親人能夠平安,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就是他們的盼頭。

新春佳節,祝團圓,願美滿。

北京西站,春運現場,我們随手拍的返鄉者的照片: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7

70歲的老黃兩口子在北京幫兒子看孩子,春節臨近,他們老兩口先坐火車回江西老家。老黃說:“家裡還有倆孩子等着我們回去過年,等北京的兒子放假了,他們一家子再趕回去。”(楊憲臣/攝)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8

木工師傅(楊憲臣/攝)

2016年來京的木工吳師傅已經68歲了。“再幹一年不幹了!”他肯定地說。兒子已經在北京安家,做影視方面的工作,兩個小孫子,一個3歲,一個半歲。“這一次回老家黃山,得要2月底返京吧,歲數大了,就想多待在家裡”,他的語氣中透露着激動和疲憊。

春節回家坐火車攻略(老漂族的回鄉票)9

在北京西站北廣場進站口,69歲的老宋提着大包小包趕火車回山西太谷去看89歲的老父親。他告訴央視網記者:“我先打前陣,等過幾天兩個女兒都放假了,我老伴兒跟他們兩家開車回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