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0:37:31

内審幹貨——剪不斷,理還亂的内審、合規、内控、風控之間的關系

截止目前,沒有哪個人、哪個文件能把這四者的關系和區别給界定,盡管有人會從某個視角引出系統性說法,但與實際業務又大相徑庭!

本文結合個人經驗,也純屬個人觀點!

包括個人吐槽,也歡迎大家吐槽。

旨在激發大家深入“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哈哈!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内審幹貨剪不斷)1

一、内審

這四者關系中,最能拎得清的就是内審了,畢竟曆史發展悠久(西周),而且制度建設完善,内部審計部門也被大多數組織接受。

内審與“合規、内控、風險”的關系界限相對明确,内審仍舊是提供獨立客觀的評估,有時也會參與到“合規、風控和風險管理”的設計中來,相對來說,内審是最獨立,也是最易分辨的。

這裡就不唠叨了,畢竟很多人清楚内審是怎麼回事!

二、内控

關于内部控制,現成的理論也是一堆一堆的,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内控很重要,連上市公司也要求内控自評,看似很規範!

但是,如果不是為了應付來自政策或市場監管的壓力,有幾個公司願意單獨設置一個“内控部”?

為什麼不願意呢?

恰恰是它管得太寬了,也太深了,但是,專業度跟不上。

1.内部控制包括的幾個要素,從環境到運營都有,幾個管理目标也高大上,這就存在一個問題:你做得寬了,還能做深嗎?

企業中,内控制度一大堆,但最終還是得靠專業人士來執行,但人家專業人士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有自己的專業要求,有自己的業務特色,其專業性控制比内控制度更實用。

有人說,讓“内控部門”把各類專業制度流程都整合好不就行了嗎?确實是可以!

但是像這樣的全才和專才上哪兒找?難道在“内控部門”中再組建一個管理團隊嗎?

這也是内控的尴尬之處!

所以,企業中設置“内控部”,很難起到管理改進的效果。有的時候,甚至會浪費更多資源,增加無謂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對于來自組織外部的風險,很難發揮作用!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内審幹貨剪不斷)2

三、合規

有人把“合規”當成組織運營中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這樣理解也沒大毛病,因為他隻考慮了硬性的“規矩”。

有很多組織,專抓内部“合規”管理,重心是某項制度的執行,比如:預算執行!

實務中,也有很多企業會設立“法務合規部”,合規管理純粹由法務人員來執行,主要應對法律風險。

合規能對内又能對外,那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合規呢?

這就需要我們先把一個概念理清楚:“合規”到底合的是什麼“規”?

1.往大裡說,這個“規”包括國家法律法規、行業規範和慣例、組織内部制度流程、企業文化要求等,這樣一說,合規範圍就大了去了。

這一變大,再說它隻是最基礎、最核心的要求,就有點兒勉強了。

另一方面,合規即包括“建立”規矩,也包括“監督”規矩,這又涉及到了内控管理和風險管理。

2.要是往小裡說,組織内建一個合規部,可能隻針對某一項風險,比如法律風險,比如金融操作合規等。

總之,對合規的定位,可大可小!

這就存在一悖論:組織設立一個“合規部”,如果隻管一塊業務的話,有點兒浪費;要是管得寬了吧?業務又太多,還會和内控和風險管理打架,引起管理混亂!

最終,它不得不淪為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可以預見,如果單獨設立了合規部,該部門未來也會慢慢被“邊緣化”!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内審幹貨剪不斷)3

四、風險管理

近幾年,風險管理是最為火爆的一個話題,很多企業有“先見之明”,早早搭建了“風控體系”,且設立單獨的管理部門:風險中心。

甚至将法務、審計、質檢崗、安全崗全部納入到“風險中心”裡面。

但是,實務中,無論在多大的組織裡,真正做風險管理的也就那麼一兩個人!

龐大的“風控中心”往往是:身子大,腦子小!像笨拙的食草長頸龍一樣!

其涵蓋内容怎麼樣?

1.往大裡說。風險真的是無處不在,在地球上,無論什麼人,什麼事兒,都會存在各種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風險!

所以,風險管理也就無所不包:内部管理、外部環境,人财物、吃穿住行等等!隻要能想到的,都可以納入到風險管理體系中來。

于是,各種各樣的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矩陣、評估方法都冒出來了。

但是,時間一長,很多人會發現,風控做的範圍越廣,風控措施越可能淪為一紙文書,越缺少操作性。

2.反而,做得專一的人更有潛力。比如,有些企業的“風險部”專審核各類内部簽批手續,重點把控收支風險。

有的企業專職做“資金風險”,專管投融資。

這些業務定位專一,範圍更窄的,反而更具有生命力。

五、大亂鬥

如果在一個企業中,有内審部、合規部、内控部和風險部,那四者之間怎麼相處呢?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内審幹貨剪不斷)4

一個小故事!

經濟在發展,市場在成熟,但是豬老闆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今天員工出事兒,明天顧客鬧事兒,一會兒産品又出問題,一不小心又得罪了稅局、工商局等政府部門。

這些“意外”之事,總是讓豬老闆心煩意亂!

之前,豬老闆站在風口上,跟着風飛了一波,但是風一停,連走路都變得困難了!

市場競争又越來越激烈,豬老闆操碎了心,經營卻越發艱難!

于是,豬老闆一發狠:“誰能讓企業不再出玄蛾子,我高薪聘請!”

于是,阿貓阿狗,蜂擁而至。

看着魚龍混雜的應聘人員,豬老闆發愁地看着自己的大肚皮:别人發愁先白頭發,他發愁是漲大肚皮!

終于靈機一動:“我要請的人,一是要有高度,二要能為企業目标服務!”

忽啦啦走了一波,隻剩下四人:内審、内控、合規、風險。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内審幹貨剪不斷)5

1.内審

内審自信地走到豬老闆面前說:“我有獨立的、客觀的、系統的方法,評估企業經營活動和各類風險,能當豬老闆的眼睛和手,改善運營和風險管理,促進企業目标實現!”

見豬老闆眼中透出贊賞之色,内審正想得意,隻聽到“啪、啪、啪”三個大巴掌拍在臉上。

内審被拍飛了,是合規、内控和風險三人出手:“屁!隻會站在一邊說風涼話的家夥,天天不幹正事兒(不深入業務),又是事後諸葛亮(事後審計),有個屁用?”

2.内控

内控走到豬老闆面前說:“我是内控,企業内部的一切運營,皆歸我管,我有五大要素,有五大目标,有完善的内控矩陣!有我在,一切不是問題!”

隻聽“啪啪”又來兩巴掌,内控也被拍飛了,是合規和風險出的力:“基本的操作都不會,還談五大目标,五大要素?再說,你也隻能對内,現在的風險在哪兒?大多來自于外部!隻會‘窩裡橫’的家夥!”

3.合規

合規此時走向前,對豬老闆說:“您的企業之所以會出事兒,一是對政府的政策了解不透徹,現在三天出台一個新政策,不了解的話肯定要出事兒?二是内部操作不規範,立了規矩不遵守,怎麼能做出好産品?讓我來,保證内外都合規,啥也不用怕!”

豬老闆正覺有理,“啪”地一聲,合規也被拍飛了。

風險說:“隻會盯着合規那一點兒說事兒,不知道風險無處不在嗎?隻考慮合規,不評估風險,隻會讓規矩越來越多,哪裡會有效率?再說,企業要發展,需要創新!有時為了更大目标,必須要冒風險的!豬老闆,讓我來,我會把各路風險分析的透徹,沒人比我更在行!”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内審幹貨剪不斷)6

4.風險上位

豬老闆很滿意風險的說法,他一個人幾乎能把内審、合規和内控的活兒全包攬了!

但是,風險入職後,豬老闆更忙了!

天天風險評估,風險矩陣,所有風險都是“自上而下”推行,下邊人做得怎麼樣,他也不知道,忙活了一年,除了多了幾張風險表格,啥改變也沒有。

豬老闆氣得正要罵風險,他忙解釋道:“風險管理涉及的面太廣了,您讓内審、内控和合規都來上班吧,一人管一塊,這樣才管得來!”

不得已,豬老闆把人都請來了。

最後,企業經營确實有了起色。

(1)内審不僅評價各業務部門的經營,還對合規、内控和風險的管理進行評價,讓豬老闆對企業的運營情況更熟悉,管理的也更得心應手!

(2)合規将工作重心轉移到外部法律風險上,各類糾紛和違規行為确實少了。

(3)内控則全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運營效率也有了提升。

(4)風險管理,讓老闆看到了企業中的各類風險,一時間确實提升了抗風險能力,後來也将重心轉移到外部風險上,如:資金風險、投資風險、市場預測、政府政策研讀等。

一時間,豬老闆的企業開始欣欣向榮。

内審和内控的關系(内審幹貨剪不斷)7

5.打架

雖然内審、合規、内控和風險漸漸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是仍舊覺得自己是老大,相互之間的業務能力不相上下,自然争鬥不斷。

豬老闆隻顧賺錢,從不關心四人的矛盾,也不考慮團隊建設。

有錢賺,企業中的權威在四人的幫助下又越發強大,豬老闆心滿意足。目前令他煩惱的,隻剩下那四人的争權壓利、越來越多管理提升要求、越來越多的獎金需求。

豬老闆隻是頭豬,為了眼前的利益,不注重技術更新,不注重人才培養,無論四人怎麼提建議,他都停足不前,不願改變。

終有一日,他覺得四人管的太寬了,開始管到他頭了上了,四人工資又太高,就心生不滿:“企業現在一切順利,我又清楚怎麼管理,不如把四人開了!”

于是,企業中出現了一場轟轟烈烈地改革,四人被奪權,不得不黯然退場。

企業提升管理困難無比,但要破壞,卻快得很!眨眼間,内審、合規、内控、風險的相關管理全部清零,企業變成豬老闆的一言堂。

豬老闆忘了一點兒:所有的管理理論和方法,雖處于老闆的領導之下,但是,卻不是由老闆一人在操辦,是需要專業團隊來運作、協作的。

企業走上了下坡路,等豬老闆認清現實時,已經晚了,之前制度流程已破壞殆盡,四位得力幹将也各自找到下家,不會再回來。

最後,豬老闆隻得看着自己的大肚皮,不停地發愁...!

請多多關注轉發喲!

#戲說審計##職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