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康德道德哲學深度解析

康德道德哲學深度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03:02:22

上一期内容,我們介紹了英國哲學家邊沁的功利主義道德觀,功利主義道德觀的核心原則是“最大幸福原則”,邊沁認為,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使幸福最大化,使快樂總體上超過痛苦。邊沁說:正當的行為,就是任何使功利最大化的行為,這裡的“功利”是指任何能夠産生快樂或幸福,并阻止痛苦或苦難的東西。

康德道德哲學深度解析(人是目的不是手段)1

但是哲學家康德指出,功利主義的根本錯誤在于,把經驗上的幸福,或者說感知上的好,等同于道德上的正當。幸福來自于興趣、期望、欲望和偏好的滿足,這些因素具有偶然性和多變性,根本沒辦法作為普遍的道德原則。把道德建立在興趣和偏好基礎上,這本身就破壞了人的尊嚴,比如整天被欲望驅使的人,沉溺于各種膚淺的快樂中,并不能稱之為道德的人。康德認為,功利主義的道德觀并不能區分道德上的好壞,最多隻能區分了利益上的多少。

那什麼樣的行為才是道德的呢?康德說,善惡的概念不是先于道德原則而定義的,如果先于道德原則,那麼善惡就必須具有基礎性的地位。相反,善惡的概念必須是道德原則之後,并通過道德原則來定義的。這裡康德的意思是說,要判斷一件事在道德上的善惡,首先要确定道德原則,就像我們要确定一個學生是“三好學生”,首先我們要确定“三好學生”的規範一樣。道德原則是先于道德判斷的,這個很好理解。而且康德認為,道德原則當然不是功利主義說的“最大幸福原則”,而是來自于一個基石和兩個前提:

一個基石是:善的意志,兩個前提是:理性和自由。

康德道德哲學深度解析(人是目的不是手段)2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一開篇就把“善的意志”作為他整個道德哲學的基石。康德說:在世界之中,甚至世界之外,除了善的意志,沒有什麼能被設想為可被稱為無條件的善的東西。聰慧、機智、判斷力以及心靈的其他才能,不管你如何稱謂它們,或者作為氣質上的特質的膽識、果斷以及堅韌,毫無疑問,在許多方面都是善的并且令人想望,如果要運用這些天賦才能和這些在特有性狀上被稱為品質的意志,不是善的話,則這些天賦才能和品質也可能變得極其惡劣而且有害。

對于命運的恩賜,也同樣如此。權力、财富、榮譽、甚至健康以及通常的福利和舒适滿足,這些通常稱之為幸福的東西,如若沒有一個善的意志去匡正它們,對心靈以及其行為諸原則的影響,以使其與善的意志相結合,那麼它們就會引發自負甚至驕橫。善的意志是幸福價值必不可少的條件。

康德道德哲學深度解析(人是目的不是手段)3

每一種道德理論都有一個起點,如果說邊沁“功利主義”的起點是“人都是追求幸福和避免痛苦的”,那麼康德的“義務論”的起點就是 “善的意志”,相較于功利主義以“結果”評價道德,康德認為一個人的行為之所以是好的,是道德的,他并不以其他任何目的為前提。并不是因為它滿足了人的某些欲望、偏好和興趣,而是因為,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善的,就是好的。康德區分了:道德是好的,和道德上好的結果。

康德認為道德行為之所以是正當的,是因為道德行為本身就是好的,而不是因為它滿足了其他目的。或者說,做出道德的行為,就是人的一種義務,所謂義務就是不以任何目的為前提的,比如你是一位父親,你有贍養子女的義務,這種義務不以“養兒防老”為前提,而是出于純粹對子女的關愛,這僅僅是你作為父親應該做的事情,僅此而已,沒有其他原因,義務意味着你應該這樣做,這件事本身就具有道德價值。

康德的義務論道德觀,強調行為本身的道德價值,而不是行為的目的的道德價值,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别的。

康德道德哲學深度解析(人是目的不是手段)4

康德認為,道德意味着出于義務而行動,而且康德對義務和外在的目的要求非常嚴格,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原理》這本書中說:很多人極富同情心,以至于在沒有任何額外的虛榮或自利動機的情況下,他們也心滿意足地向周圍的人傳播着快樂,而且隻要這快樂是他們傳播的,他人的滿足感便能讓他們感到欣慰。但康德認為,為了獲得某種滿足感和道德優越感的行為,并不具有真正的道德價值。康德的道德觀非常純粹甚至嚴格,他把“同情”都視為“次等級”的道德,因為你在同情别人的時候,可能有某種道德的優越感。

比如看到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或者挫折,你一方面對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出錢出力去幫助他,但與此同時,你内心可能有某種莫名的愉悅感,因為自己沒有發生這樣的遭遇,另外,你在幫助朋友的時候,有某種道德優越感,感覺自己是一個特别慷慨大方,有情有義的人。你自己都可能很難分辨,你真的是出于同情去幫助别人,還是出于某種身份、地位和道德上的優越感做出的行為。

康德道德哲學深度解析(人是目的不是手段)5

在康德看來,真正道德的行為,不是基于欲望、同情、傾向,而是出于義務的動機,這樣的行為才具有道德價值。那我們更進一步,為什麼出于義務的動機才具有道德價值呢?其實,在康德的道德觀中,隐含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對人的尊重。因為人和其他事物不一樣,人擁有自由意志和理性,因此是值得被尊重的,是有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把他人視為,達成某個目的的手段,人就是目的本身,這就是康德那句著名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下一期視頻,我們再深入介紹康德道德原則的兩個重要來源:理性和自由,看康德是如何把道德、理性和自由進行内在關聯的。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收藏并關注我,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