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山東土地流失嚴重的縣市有哪些

山東土地流失嚴重的縣市有哪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7 12:04:14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于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惠民縣來說,人口超60萬,隸屬于濱州市。在曆史上,惠民縣這一建制始于清朝時期,因為一條溝渠而得名,距今已有接近300年的曆史了。

山東土地流失嚴重的縣市有哪些(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1

首先,惠民縣隸屬于山東省濱州市。在地理位置上,惠民縣位于東經117°17′至117°49′,北緯37°6′至37°35′之間。地處山東省北部,北與濱州市陽信縣接壤,東鄰濱州市濱城區,南隔黃河與淄博市高青縣、濱州市鄒平縣相望,西與濟南市商河縣、濟陽縣交界。惠民縣是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的故裡,擁有非常悠久的曆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齊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山東省惠民縣一帶屬齊郡厭次縣這一建制。進入到西漢時期,改厭次縣為富平縣,屬青州平原郡,該地區屬之。

山東土地流失嚴重的縣市有哪些(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2

東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複改為厭次縣,仍屬平原郡,今濱州市惠民縣一帶屬之。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惠民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彼時,該地區依然為厭次縣,屬樂安郡。晉朝時期,厭次縣屬冀州所轄樂陵國。北魏時期,厭次縣縣治遷馬嶺城(今何坊鄉二郎堂村北二裡處),屬滄州樂陵郡。北齊時期,廢厭次縣,将原厭次縣并入陽信縣,縣治馬嶺城,屬樂陵郡。在南北朝時期,今惠民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該地區初為陽信縣,屬渤海郡。

山東土地流失嚴重的縣市有哪些(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3

公元586年,隋朝廢渤海郡,設立棣州,縣屬棣州。公元596年,隋朝再次設立厭次縣,屬棣州,縣治遷至今辛店鄉先棣州村一帶。公元606年,隋炀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廢棣州,厭次縣屬滄州。不久,廢滄州,再次設立渤海郡,厭次縣屬渤海郡,今惠民縣一帶随屬之。唐朝建立後,厭次縣屬滄州。公元643年,再次設立棣州,州治駐厭次縣。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改棣州為樂安郡,厭次縣屬樂安郡。五代十國時期,今惠民縣一帶屬棣州厭次縣這一建制。宋朝時期,厭次縣屬河北東路棣州。

山東土地流失嚴重的縣市有哪些(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4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廢厭次縣,域地入棣州。公元1426年後,今惠民縣一帶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南府武定州。公元1734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正式設立惠民縣(因城東南20裡有惠民溝而定名)。惠民溝,現名孫家溝。為長約1.5公裡的溝渠。由此,就惠民縣這一建制,始于公元1734年,距今已有接近300年的曆史了。到了1914年,惠民縣屬濟南道。1928年,惠民縣直屬于山東省。2000年,撤銷濱州地區,設立地級濱州市,惠民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惠民縣總面積達1357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65萬人。

文/情懷曆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