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博羅的羅浮山,是羅山與浮山的合體,位于博羅縣西北境内東江之濱,距博羅縣城35公裡。西北分别與增城、龍門接壤,方圓260多平方公裡。羅浮山山區廣大,峻拔奇峭,是7000萬年前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垩紀時燕山運動形成的。大小432座山峰,峭壁危崖,980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處處流泉”。尤以白石漓、白水門、黃龍洞3處瀑布為著。
羅浮山有瑰麗的山川勝景,有優美的神話傳說,有道教稱許的天下第七洞天朱明洞(全稱朱明曜真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泉源洞。自陸賈之後,羅浮山即成為國内騷人墨客、高官名士所向往和覽勝之地。其中未遊羅浮而慕名賦詩的如南朝宋代陰铿(子堅)《羅浮》,同時期的謝靈運《羅浮山賦》和徐陵《奉和山池》等。唐代詩人李白、杜甫、劉禹錫、李賀,雖未至羅浮而賦詩詠羅浮,其他人如楊衡、張又新、施肩吾、李群玉、呂洞賓、曹唐、黃滔、許渾等均有言志或贈别等有關羅浮山的詩篇,見于《全唐詩》的還有奉旨往羅浮采藥的司馬退之《洗心》詩以及曹松、陳陶、祖無擇等的詩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